
Chua4893 wrote:
說的是,所以你也同...(恕刪)
你也太斷章取義,哪裡看到我認為沒幫助?
淡水公車利用率不低,輕軌光取代部分公車就很有助益,
沒人把輕軌當成萬靈丹,是你期待太高才發文表示失望,
多一種運輸工具就是多一種可能。
新市鎮不少人每天搭公車到紅樹林捷運站轉捷運,
因為搭紅37到淡水捷運站的時間,983都到紅樹林了,
晚上紅樹林轉公車又比淡水捷運站搭公車少人,不用人擠人。
還有新市鎮30萬人哪來的?
是二期開發完成才有30萬人,且30萬人都通勤台北?
這假設和大巨蛋內各地同時起火疏散一樣扯…
如果新市鎮沒發展出在地就業,就不可能有30萬人入住
新市鎮從不缺看衰聲,
但六年前來到現在,
從一片空地到公園,國小,家樂福,運動中心,區公所,youbike…
崁頂里從1000多人到8000多人。
歡迎繼續看衰
明明大多數台北主要幹道在上下班時間都很塞
下雨一定比平常塞,捷運施工的時候一定又更塞
從中和南勢角開車到板橋車站就要三十分鐘,沒塞車大概省一半時間
通勤時間長其實就是因為路途遙遠
工作地點離居住地的通勤距離應該在入住前就考量清楚
就算淡江大橋真的蓋好了,對交通的舒緩也有限
因為有人覺得開車更方便,車流量就變更多了
(我知道淡江大橋很大的意義在於多一條聯外道路)
捷運最大的好處大概就是通勤時間相對穩定
輕軌雖然有部分是平面路段要等紅綠燈,軌道如果只有列車可走,影響應不大
同時如果能取代部分公車,減少公車切換車道佔據的空間和時間
對交通的順暢應該也有一點幫助
可惜很多民眾都習慣太便利的生活
不太願意走路,車子也不能停太遠,要建設不要塞車
真的能發揮多少效果還有待觀察
機場捷運遲未通車 藍委怒批:丟臉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politics/20151103/724530/%E6%A9%9F%E5%A0%B4%E6%8D%B7%E9%81%8B%E9%81%B2%E6%9C%AA%E9%80%9A%E8%BB%8A%E3%80%80%E8%97%8D%E5%A7%94%E6%80%92%E6%89%B9%EF%BC%9A%E4%B8%9F%E8%87%89
2015年11月03日11:11
國民黨立委李鴻鈞今在立院總質詢時痛批,機場捷運通車遙遙無期,當初發包過程有很大問題,但每年上千萬旅客進來的機場,連捷運都還沒有,「現在先進國家哪個出機場沒有捷運坐的,只有台灣,丟臉!」
交通部長陳建宇說,目前還在與桃園市政府一起努力,希望明年3月底前能通車。李鴻鈞說,他並非怪罪陳建宇,但應追究當初發包的問題。行政院長毛治國也感嘆:「我們接得很辛苦,先天不良啦!接得很辛苦!」(黃揚明/台北報導)
還好當初淡海輕軌工程由交通部高鐵局移轉至新北市政府交通局,
由新北市政府實施且由中鋼公司統一施工,
不然看看現在的高鐵局工程品質低落,延宕,一再完工時程跳票,
真慶幸淡海輕軌工程都是按照進度進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