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截取自高捷網站:
- 高雄輕軌的行駛速度依契約規範,於無架空路段最高速度為每小時 50 公里,整體平均速率約為每小時 20 到 25 公里 = 約騎腳踏車的速度
- 輕、重的差別主要在列車的容量。重軌捷運系統,也就是目前高雄捷運紅、橘線的形式,列車容量較大,每小時單方向運量可達2 至5 萬人次,屬於高運量捷運系統。相對之下平面輕軌列車容量較小,每小時單向運量約在2,500 人到6,000 人 = 這未免太少了吧?
- 高雄輕軌一列車有 5 節車廂,列車全長 34.16 公尺、寬 2.65公尺,滿載的時候共可以容納 250 人 = 阿不就到第二站就上不了車了?
- 高雄輕軌第一階段通車後,在尖峰時段班距為 7.5 分鐘, 現在台北捷運尖峰時段板南線最小班距是2分15秒常從忠孝復興上車都還要多等一班才擠的上車,7.5分鐘尖峰時從發車站上車是要排個幾班才上的了車?
結論: 如果在台北上班有輕軌一樣要提早出門,跟開車比差別是至少搭輕軌的時間是可以計算的。
Chua4893 wrote:
我想對於淡海輕軌大家...(恕刪)
淡海輕軌是第一種國車國造的輕軌車輛,由台灣車輛與Voith Engineering Services合作設計 [3],專門為淡水地區的氣候和地理環境量身打造。軌距1435公厘,5個模組,直流電750V供電,有架空線與快速電容混合使用,最高速度70公里/小時。新北市政府於2015年2月25日至3月10日舉行車輛外型網路票選,有三種車輛外型方案:第一種是智多星Sage、第二種是行武者Warrior、第三種是海精靈Elf。除了網路票選外,尚有淡水站、紅樹林捷運站投票和淡水區居民實體投票,三種方式所佔比例為30%、30%、40%,由民眾選出最佳車輛外型。[4][5]票選結果為「尖銳精悍行武者」,水藍色波浪紋塗裝。[6]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