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5

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 II )

mummypipi wrote:
淡海輕軌是帶動淡海新市鎮發展,有效改善淡水地區聯外交通的重要工程建設,除了可縮短淡水區與八里區間的交通運輸時間,使北部濱海公路系統功能得以進一步發揮...(恕刪)


他在說甚麼鬼? 輕軌可以縮短淡水-八里交通運輸時間?? 他是沒睡醒吧!

那是淡江大橋好嗎!

真正聯外的瓶頸點是紅樹林-關渡,這段沒解決都沒用,台二乙已經接近飽和狀態了。

Cathy 744 wrote:
他在說甚麼鬼? 輕軌可以縮短淡水-八里交通運輸時間?? 他是沒睡醒吧!
那是淡江大橋好嗎!



部長你累了嗎??


Cathy 744 wrote:

他在說甚麼鬼? 輕軌可以縮短淡水-八里交通運輸時間?? 他是沒睡醒吧!

那是淡江大橋好嗎!

真正聯外的瓶頸點是紅樹林-關渡,這段沒解決都沒用,台二乙已經接近飽和狀態了。...(恕刪)


他沒說三芝國際機場就已經不錯了..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adleader wrote:
淡水的天空,滿佈電...(恕刪)

淡水舊街區才有電線桿,
新市鎮已經地下化了...
不過電線桿也不是淡水才有...
算什麼奇景?
原PO沒出過台北嗎?

新市鎮的一個特色就是所有電線地下電纜化

大陸香港資金一波波化整為零低調到台灣來買房地產? (亞幣普遍跌,台幣為什麼跌不下來?)

Cathy 744 wrote:
他在說甚麼鬼? 輕...(恕刪)


記得在哪裡看過一個輕軌規劃圖,是會經過淡江大橋一路延伸到八里
如果有這條輕軌的話,的確會減少新市鎮到八里的時間吧?


只是不知道我有生之年看不看得到就是了...
誰說沒有電桿、公八公園與博德新城就有一支、挺突兀的整個新市鎮就它一枝獨秀、沒有背景只有背影的我實在很好奇、請問有人知道為什麼嗎?
0936010 wrote:
臺灣本身房地產內需...(恕刪)




內需不是不振
只是想買的人有心無力
每個賣的人都想著這裡有什麼利多..什麼建設..
所以價錢一直抬抬抬
卻忘了房子最終還是要賣出去才賺得到錢
而現在台灣經濟也就這樣
103年度每人平均所得58萬..
夫妻兩個一起打拼也就116萬差不多..
這收入在淡水能買個安身立命生養小朋友的房子嗎?
小三房最近是有些不到一千萬了..
大間一點的都還是破千萬為主
貸款7-8百萬就打掉一個人的月收入啦
另一個人應付水電、管理費、生活所需、中華民國各式稅收..
生活就是剩下沈重而已..
我身邊也不少同事不敢買房..不敢生小孩..
所以我真的很好奇這些繼續呼叫多頭的人
真的認為買的起的人只是還沒出手?

有學過統計就該知道
正常所得分佈型態就像個金字塔
平均數以上的人比下面的人少很多
也就是社會大多數的人根本沒資本買現在淡水的房子
而這些人才是真在需要房子的人
買的起的少數人卻都是在想著要投資賺錢
於是你賣我、我賣你..永遠想要賣給下個人

結果就是變成一個好笑又可悲的現象
繼續利多..繼續吹..繼續買來炒作..
繼續玩最後的老鼠遊戲
房子永遠到不了真正需要的人手上

最近兩年房價凍結..下滑的感覺已經很明顯了
政策減稅..推貸款其實已經不能怎樣了
因為環節已經斷掉了
建商-->投資客---XXXXX--->居住者
有需要的人買不起
已經不是利多與否的問題
再給你蓋個太空船起降場也是一樣
問題是在大多數人民的負荷能力
別再作夢啦
淡江大橋設計確實有預留輕軌用空間,在輕軌做到這段前是當作一般車道使用,希望有生之年看得到!

Fire1016 wrote:
內需不是不振只是想...(恕刪)


我可以分享一下我周圍的例子...

淡水或是土城還是很多不到1000萬的房子
淡水很多2+1房700萬也都買得到

去年我就有朋友交屋一間單價不到20的淡水新屋
平常他通勤單趟約要1小時(騎機車)
但他覺得ok...且他很滿意他現在的狀態...
雖然住得遠,但換來的是較小的房貸壓力

我覺得真的要買房...其實沒有那麼悲觀...


  • 18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