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t Tasi wrote:
土城以前三十幾停滯了好幾年,本來就有四字頭的實力,重劃區出來後順勢站穩四十
工作是看產業聚落的性質,應該說依你的工作條件土城對你來說機會很少吧!
不應該說"土城工作機會不足"
少子化 wrote:
在那上班就買那,我的理念是買房離工作地點近是優先考量,比別人多睡半小時,也比別人早半小時到家
7年前我也在同社區買了一間,那時候買的是社區內的高價一坪差了將近10萬塊,
7年後的現在社區內的價格已經又漲一波,
前年我買重劃區預售屋,預計今年要交屋了,對看現在重劃區價格也漲了一波,
所以到底何時是高點何時是低點?有誰能告訴我?
ang20 wrote:
十幾年前三峽北大特區開發時,確實有一些人就近從土城移居到三峽,我有幾位鄰居就是如此,尤其是退休人士! 但最近有點變化,因為土城重劃區建案陸續落成,有些再搬回土城了。且因為當年三峽房價較低,現在房價高了,房屋的轉換所需花費的費用,還不需要很大,也算剛好投資的很準。
但現在不管是土城、三峽、甚至林口...等地的房價,似乎漸漸走上高峰,誰會成為最後那隻被抓的羊?實在要多小心!
如果以偏概全也太偏激了吧!
少子化 wrote:
新北2014年左右買在高點還有一堆人套牢,至今尚解套
一般人現在買房套個3-5年很正常,除非是很利害的投機客
當然這是事實,板橋中永和新店人口多過二線多太多了!
但工作機會還是看地方看你的工作性質,如果你的說法都是以偏概全真的是太極端了,
問你幾個問題就好,半導體業的台北市工作機會多還是新竹台南林口工作機會多?
化工業的台北市工作機會多還是桃園高雄嘉義?
相反的金融業台北市工作機會多還是其他縣市?
工作機會看的是產業類別,一句工作機會台北市比較多........在我看來是對台灣產業沒概念的人說的話
少子化 wrote:
很多人買不起板橋與中和所以改買土城,安坑也是一樣,買不起新店市區或中和的人就會改買安坑,這是不爭的事實,當然要排除一些當地工作的人
很多工作機會在台北市,至今都無法改變,所以買的起一線就別買2線,買的起2線就別買偏遠山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