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中和新建案映象太和

Starpig wrote:
除非是要當投資客轉賣,真搞不懂為什麼不買V1,一坪可以便宜十幾萬(扣掉隔間的錢,還是便宜十萬以上),位置又好很多。


現在買新工業住宅的風險比以前大很多了,現在需要強制將衛浴設備作集中化且必須作在公設公共空間中,就像一般辦公大樓般的配置。最近內湖五期,北市政府正大力整頓,違法的隔間都必需拆除復原。中和V1的配置也是先作一般辦公大樓配置,交屋後二工違法變更,將來北縣政府會不會比照台北市辦理? 風險很大!!

內湖五期工業住宅

0936010 wrote:
現在買新工業住宅的風...(恕刪)


被拆掉的都是建商違法的部分。屋主想要在室內怎麼隔,只要符合建築法規,誰管得着。
小弟第二次看房就訂下去了.大坪數, 價格就別問了, 反正就是自己覺得還負擔的起的合理價格,銷售的業務小姐服務態度也很好, 所以一衝動就下去了. 世界V1比較便宜, 但工業住宅小弟覺得麻煩又有風險, 所以不考慮.我對那附近很熟, 主要是喜歡那邊的方便性, 離小弟常去的台北車站, 板橋,土城,新店, 永和,新莊都不遠.現在看附近的環境當然很差(但個人常常經過,習慣了也不是很介意,工廠味道什麼的從來就沒感覺,有這麼誇張嗎, 冷凍廠是有點魚腥味), 但之後會有另外兩個大建案加起來會有好幾千坪綠地, 電塔會地下化, 加油站的地聽小姐說已經賣掉,未來會不會改其他的用地不知道,反正加油方便也挺好. 雙捷運也會通車, 四年之後回來看這個地方應該會完全不一樣.買房子喜歡的就有喜歡的理由, 不喜歡的也會有不喜歡的理由, 主要還是我跟老婆都喜歡那邊交通跟購物的便利性.就像前面說的, 地點對了, 環境是會變好的. 想起七年前剛到台北工作看上了台北民權西路捷運附近的房子, 一坪才30出, 結果因為覺得房子採光不好沒買(棟距太小, 都快可以跟隔壁棟的握手). 結果現在....現在新店,新莊,板橋,永和這些地方的預售或是新成屋都已經60萬/p上下了, 中和的價格還算可以接受. 反正自住不用太在意十年的房價波動, 只希望建商跟營造蓋的品質能夠搞好一點就好, 如果也有買的住戶們, 大家一起監督好施工品質吧。

對了,28坪小坪數的已經可以買了.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我絕對不是建商或是業務,所以不用找我推薦了, 自己去殺價吧。
Starpig wrote:
被拆掉的都是建商違法的部分。屋主想要在室內怎麼隔,只要符合建築法規,誰管得着。


重點是衛浴設備必須要在開放公共空間中,有懂嗎?? 現在工業宅作法是二工隔間把室外的衛浴包進來或是公用廁所改為其他用途,這樣是違法,必須恢復原狀,新工業區一般事務所規定廁所就是要放在公設的公共空間...這是問題所在。

再看看新聞吧!!

五期新聞一:
台北市內湖五期重劃區、南港工業區,遭質疑商辦豪宅林立,許多工業用地都違規做住宅使用,為了遏止違規的工業住宅,台北市都發局副總工程司邱英哲說,建管處已經在今年四月份成立專案小組,針對「內湖五期重劃區」、「南港工業區」針對已經領有使用執照,及銷售中的建案,進行稽查,副總工程司邱英哲說,四月份建管處已經稽查到八件違規,五月份稽查一件,九月再新增一件違規,九月份新增的違規建案,是位於南港區的「世界心」建案,將重罰三十萬元罰款,另外建管處九月也再度巡查內湖五期「維多利亞嘉醴」及南港工業區「鼎峰」,「維多利亞嘉醴」今年4月遭查違規變更公設,將共用廁所改為交誼廳,已經開罰三十萬元,目前建商還在施工改善中。「鼎峰」也在五月時,遭稽查違規變更梯廳區劃範圍、拆除共用廁所之牆壁,遭罰30萬元,目前仍在改善期限內。

工業住宅限制:
為阻斷工業住宅的亂象,台北縣市政府展開防止措施,規範室內面積不得小於150平方公尺,換算含共同使用部分約要60坪以上。台北市政府規定各戶僅能設立1套衛浴空間,其餘不得隔間,且機電設備空間需集中設至於公共空間,並不得約定專用,台北縣政府則限制衛浴設備及茶水間不得設在室內且應集中設置,並限定同一基地內不得全數作為商業設施。

新的工業住宅風險真的高出以往許多,除非真的家裡有住辦合一需求,不然不建議入場,省得夜長夢多。
中和V1代銷更稱需先辦理登記公司地址三年。相關討論

小弟手中也有工業住宅的單位,但是是在新法規之前完工,所以社區規劃的確都跟一般住宅一樣,水電瓦斯及房屋土地稅金都是比照自用住宅。
---此篇文章自刪---
---此篇文章自刪---
---此篇文章自刪---


乙工我看太多了

有盲點

建議還是看看就好

去看這案子千萬不要找那個姓裡面有"口字"的小姐
一直用教訓的口氣在賣房子
價格出不到就馬上變臉趕人
看房子還要看你臉色 莫名其妙
就算我之後想買也要找別人買
0936010 wrote:
重點是衛浴設備必須要...(恕刪)


我現在住的就是乙工,每層樓公共空間都有一間浴廁沒錯,算在公設裡頭。交屋兩年自住,至今沒有任何問題。

我朋友買了V1,B棟,都是26坪,一坪42萬。他說就算是公設多個5%(因為公共浴廁),再加上隔間額外費用(一坪抓兩萬),價格還是比映象便宜20%以上(44 : 60)。就算是貸款因為是工業宅少個一兩成,兩邊要買相同室內坪數的房子,必須準備的頭款幾乎一樣。他還說建築公司在交屋前要統一為每位住戶進行公司登記,前三年的房屋稅會高些(一年多個一兩千元)。就這樣。

統合以上單價和自備款等因素,我認為V1完全沒有差。若在考慮V1地點比映象好太多,V1明顯勝出。我朋友最後問我一句:現在12xx萬在映象那邊可以買到什麼嗎?

前幾天問了價格,CDE棟(沒有view)現在已經是46萬一坪。可惜半年前沒進場。

calvin0122 wrote:
去看這案子千萬不要找...(恕刪)


看來賣得不錯,姿態才會這麼高
本來訂V1, 後來改訂映像太和, 主要是有小朋友, 環境, 以及整體規劃比較好. 且在之後大洋那塊地也開發後會更適合居住, 再者, 後面就有傳統市場. 而V1畢竟還是有可能會有外面公司進駐, 我擔心比較難管控. 若以捷運考量的話, 要住得舒服或是要多走一分鐘到捷運見仁見智了(CDEF棟好像沒有比較近捷運). 況且把公設比+隔間費用算算, 每坪費用跟映像差不多, 若再加上要擔心工業住宅會不會被檢舉(要多與人和善), 無形的成本也有點高. 所以, 最後就決定改定了. 且不是中和本地人, 買完之後很擔心, 因為大家一直說那邊爛...Orz, 所以, 特別周末假日都去那裡繞. 經過多次巡迴結果, 很高興我有改訂.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