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新春狗年旺旺旺2018 年此時大家仍沉醉在新春愉悅的氣氛中,猶記得5 年前有一則廣告順口溜:『霧散了,人來了,林口發了』,造成該地區房子熱賣,房價飆到不合理,直到去年初該建商創造了40 幾萬的高價,炒作結束了價格便往下掉被法拍!建商迫於事實去法院標回,形成自己房子自己救,其他地區推的時機不對、產品不對,價格高的即將面臨投資人自我了斷,屢見不險。這個順口溜可改成:『霧散了,人來了,投資者套牢了』!今年過年前夕不斷有建商邀訪,為了了解市場的真實面,互相吐苦水,道述過去一整年的辛苦;去年初大家預估的量,現在總算要面對現實,2016 年的成交量落在24.5 萬戶,大家預估2017 年在28 萬棟以上,我卻說只有26 萬棟上下,年底謎底揭曉是26.6 萬棟。雖符合預言但充滿擔心,這多出的2 萬多戶,是否就是2014 年推的案量,在勉為其難的情況下面臨交割過戶,但真正市場的量大概要落在今年至明年以後。假設2015~2016 年,因市況不好推案量少,成交量也少的情況下,2018 年也不見得樂觀能越過30 萬棟,這30 萬棟指標不容易達成,表示市場在走的依然是緩跌等量,自用型的買家仍在期待。冰冷的市場,小小的利多與買氣都會成為大頭條,媒體紛紛傳出個案熱銷的好消息,這些完銷的共同點就是建商讓利,大約都是總價偏低兩到三房的個案,地點普遍在中南部。買方多半是中產階級,這是房市尚未改變的徵兆。房市若處於大多頭,景氣好,建商就會推大坪數或高單價產品,用少量來換取同樣價格,甚至重寫歷史,業界要活,雖期待爆量但房價在此情況下很難維持低檔。今年和去年市場差異不大,仍得逆風而行,買氣與成交量依然是『價不降、量不出、量不出、不見底』!寒冬就是寒冬,無法去改變大格局,只能『讓利換量』,搶錢的市場已經結束,發球權已落在買方,投資的資金應盡速退場。最近許多建商認為我預測市場還是過分樂觀,擔心這市場會像日本,因為投資人在利率低時容易忘了我是誰!低於2%的投報率以為可負擔借款利率,忽略了每年緩步下跌5%、10%的金額,3 年可能就掉了30%,這損失可能要10 幾年的收租才回得來,套越久越不願認虧賣出。新的一年除了地點好加上讓利,否則賣方仍是挨打的份,自用型買家穩穩賺到加工的錢,不再有超額暴利。春節期間是所有推案者的夢想,仍然營業守著自用型買家及少部分撿便宜的投資人,沒有追漲的買家,沒有春節行情只有價格合不合理,才能守住春天。兩、三房成為市場的主流,不分大小建商,10 年後也許市場上拋出的都是這種貨,未來上漲的動能及機會也更少了。26.6 萬棟是過去的指標,法拍的案件隨著時間增長開始出現問題,小型建商因預售不佳資金週轉不靈,從投資的金主變成被分配房子,這實例層出不窮,以往建商扣除5%~10%的稅,現在獲利卻是要扣掉55%的稅,稅制不改看來是沒有希望。日本唱空了25 年,7%~8%的投報率不斷吸引台灣及大陸投資者,卻都很難看到獲利出場,日本人的定存利率是負的,不想借錢、不想要負債過生活,擔心房價一直跌會越來越便宜,日本人把7%~8%的產品賣給台灣人,因為借款利率是低的,台灣人把賣出來的房價到台灣買土地再賣出,都是短期持有,令人擔心10 年後台灣的房地產將會以折扣來算。兩岸間仍存在著嚴重的政治與台灣身份問題,讓除自用型外的擁房者皆有戒心,看壞的氣氛不斷瀰漫,市場有限的資金在搶奪兩~三房的產品,擔心這唯一的買氣總會用盡,除非政策改變,否則台灣的銷售率會越來越艱辛,即便春節期間仍然很難回溫。2018 新的一年逢新春希望狗年能旺旺旺,建商能推一些更符合市場的產品,讓市場健康回溫!
好慘.................霧來了!霧來了!林口房價跌跌不休 朦朧中慘賠500萬#林口 #sway #房價 #預售 #租售 #地方 #好房網TV #Sway說好房網News記者王薀琁/新北報導霧來了!現在還沒真正進入冬天,林口就一片霧茫茫,而它的房價也在朦朧中跌跌不休。房市專家Sway在節目《Sway說》的「投資客棄守,看誰在裸泳」單元中表示,有社區不到一年就賠了240萬元,還有社區因為4年前以天價進場,結果慘賠508萬元出場。下雨天懶得出門
可是.....我們家差不多在16年前進場買林口房子,當時一坪13萬,現在社區隨便賣都一坪30幾萬,以廣告的角度來講,確實是林口發了,只要你是在那個年代買的,閉著眼買都是賺錢。霧有沒有散不重要,重要的是賺錢賺錢賺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