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到底是板橋房價比較高或是永和呢?

anegocsh wrote:
這篇好神奇,一直停留...(恕刪)


我幫你補一個吧.

若是喜歡離北市近,多存點錢,直接住進台北市吧.
真的,有錢就買台北市吧,學區跟醫療資源有差
決定換個腦袋

選永和好

人文薈萃的好地方

用少少的錢買永和就讓您有住在台北市區的感覺

還等什麼

快衝啊~


自知者 wrote:
最好捷運的建設是以板橋為中心興建的啦,那為何重運量的交會站都在台北市,會這樣看表示目前板橋與中永和透過捷運算是台北市的延伸泛圍。如果龍山寺是板橋的下一站,那不就表示台北市是板橋的延伸地了嗎?這不是永和敢說的話


舊北市跟桃園是新北市未來的延伸地

或是未來雙北市往雙軸心發展

或是大台北軸線翻轉

這有甚麼不敢說?

這幾年政府重劃區的方向往哪邊去不是一清二楚?

xieb wrote:
我幫你補一個吧.若是喜歡離北市近,多存點錢...(恕刪)

polu wrote:
真的,有錢就買台北市吧,學區跟醫療資源有差...(恕刪)

Bruce wrote:
舊北市跟桃園是新北市未來的延伸地或是未來雙北市往雙軸心發展.(恕刪)

投資是一回事 若自住的話 可能永和人不會那麼有興趣了解這方面...
早期永和鎮有中信百貨時期 當時我們家買永和預售公寓房價就和北市的安和路差一點
因僅一橋之隔 以前永和的5路公車和現在307一樣多 尖峰時期班次應該和捷運班次有拼
很多鄰居長輩就在國防部 法院 立法院..上班 都是同巷長輩
相信很多早期永和居民和現在一樣 並非買不起北市 住永和是對當地社區熟悉與認同
LV9875 wrote:
永和、天母的生活環境一樣? 天母過去是很多歐美富人國家在台灣設置大使館的地點,很多外交官跟家屬都住在此地,在過去政府跟外來住客營造的環境氣氛下,讓天母立下了幾十年來很好的生活環境基礎,雖然也有小巷弄,但不會雜亂無章,使得在大台北各區雖然不斷的發展下,但天母還是有其特殊的環境氛圍。


不要說台北市,永和在新北市中,我真的想不到有其特別之處,能說的就是離北市中心近而已。天母沒有人會說他的交通是優勢,但他的生活環境跟氛圍,卻是讓很多人所吸引的;至於說永和的特質是乾淨街道 綠意盎然 生活便利 人文特質,生活是蠻方便的啦,至於其他小弟是不太敢恭維啦!


+100

永和及天母是兩個等級質感天差地別的地方,不論是硬體或軟體....

對於兩地的巨大差異,你上面的描述,可以在客觀的空照圖上看得很清楚並加以佐證


我們以"全然對等"的空照圖(高度比例完全一致)來看就一目了然了:

永和正市中心(頂溪站往永安市場站之間的永和路/中山路口)
方圓1公里範圍內的空照圖:
紊亂狹小的道路系統、完全無綠地或開放空間可供喘息或再開發


以天母圓環、美國學校、日僑學校為中心方圓1公里範圍內的天母空照圖
道路面積及綠蔭、開放空間均好上一大截




衡量房價若只以到"北市中心"的距離來定奪,那會產生嚴重失真、與事實扭曲的結果。
天母和永和的對照就是一個再清楚不過的例子:天母到北市中心的距離要比永和遠上許多,甚至沒有捷運,但房價卻高了一大截,以高端的豪宅而言,更是超過一倍。 

(其實兩地以前的房價差異沒那麼大,但基礎環境的差異讓兩地越差越遠)






脆弱Bruce wrote:
以前是永和比較貴

但是市區開始西移後

中正區跟大安區的小老弟永和已經輸給淡水河西岸的霸主板橋了

預估再20年就會輸給新莊



+100(個人估計新莊15年後均價就會超過永和,而新莊部分重劃區的超越則很明顯是現在進行式了)

為何會如此,和上面所提的"基礎環境"其實一樣,
同樣可透過"對等比較的空照圖"(高度比例一致)來一目了然:

正永和市中心方圓一公里的空照圖
紊亂狹小的道路系統、完全無綠地或開放空間可供喘息或再開發


板橋江翠地區方圓一公里的空照圖
江翠地區與永和到北市中心距離差不多,但現在中古屋的價格已比永和新成屋還高
較好的"基本面"是主因:有"散落"各處開放空間綠地、主幹道寬敞許多.... ,
還有就是"緊臨"崛起中的新蛋黃〜新板府中地區。


新板府中方圓一公里的空照圖
已經是自成一格的"新蛋黃"區塊了,空間品質等基本面也反映在房價大幅超越永和且越拉越開




版上有人批評永和狹小的道路系統 其實因新北環快開通還有捷運效應 從去年開始永和幾乎很少塞車
倒是有時去新板車站府中誠品附近 交通會打結 還有晚上路過南雅南路夜市附近 有時一塞就半小時
馬路寬或狹小實在不是重點 板橋一些路段的塞車才是可怕
我是覺得硬要說人家說謊也太武斷太絕對了,如果人家住在仁愛特區附近,確實新北環快很方便,去三重,五股,甚至淡水真的很快,去關渡超方便的!倒是因為興建環狀捷運的影響,中和地區塞車狀況一直很嚴重,但永和是還好,更何況永和人口密高一直是很高的,但永和到台北市(大多數人上班的地方)的橋就有那麼多,即使有點塞,我認為可接受!


EROSO wrote:
版上有人批評永和狹小的道路系統 其實因新北環快開通還有捷運效應
永和塞不塞車,小弟不得而知.

基本上小弟對E大的說法是站在信任的基礎上回應:

1.南雅夜市前面那條南雅南路,頂多車速放慢,說要塞到半小時是不太可能的,
應該是遇到車禍或市長出巡交管.
2.板橋車站一帶,即便是上下班時間,車多是有的,打結可就有點誇張了,如果這
樣小弟偶爾"睡過頭"坐小黃走華翠大橋進台北,應該會老是遲到才是.可能E大
對於交通的品質要求極高?

另外板橋的道路交通,不僅是板橋人用,土城/樹林/三峽/新莊/中和/萬華 都有人
會用,幾條主幹道,像縣民與文化2條路,在府中時雖較窄(文化與一部份縣民),過民
權路後都已經很寬了,車多自然就慢了些,但頂多就是這樣.一樣的車流搬進永和,我
想E大應該知道結果.這樣的結果亦導致了一個後果:永和發展的極限就是這樣了.

像小弟認識的幾個住萬華的朋友,搭火車高鐵已經是到板橋搭,走二高回北部時,從台
65下來走板橋市區回萬華.龍山寺是板橋的下一站,初聽有點突兀,但對照現在板橋萬
華兩地的交流現況,又沒什麼不合理的,方向問題罷了.這些人走台65進入新板再上華
翠橋回萬華時,難道板橋的下一站不是龍山寺??反過來說這些人從萬華來板橋時,龍山
寺下一站不就又變成板橋了?如果一向是只有某地使用某地的資源,很抱歉在這個版我
只能用永和和台北舉例,那麼只能屈居古亭的下一站那是很合理的,但板橋和萬華間可
未必一定是這樣純單向的關係.記得有陣子高鐵只通到板橋時,誰是誰的下一站還很難
說哩.某次航班大亂,看一堆北市人氣極敗壞的搭小黃來板橋坐高鐵,還不忘口中吃個
豆腐說跑到這麼遠的地方搭車,實在也頗有樂趣.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