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wang0709 wrote:
我記得松山線 北門到中山站
原先居民也要求設天水路站(圓環寧夏夜市站)
後來也搓掉
你記反了,是馬市長想增設一站,當地居民沒有人願意拆房子與捷運站出口共構,所以失敗。
是政府想設,當地居民不要。
老吉師 wrote:
當初規劃的主因應該不是為了人口去規畫的
應該是為利益去規劃的
以新莊線來說~整條線所設的點,只有迴龍站比較OK~
如果以眼前人口較多及實用性來看
先嗇宮站 應該拉到湯城那附近才對
頭前庄站應該拉到地藏庵那裡
新莊站應該拉到新泰路口附近
輔大站應該是輔大站過建國一路口
而丹鳳站應該不走中正路,要拉進去~至少在後港一路 民安路口 (整個下新莊的核心是在那)
如果就是要中正路也應該拉到富國路口附近
而迴龍站 還算OK
所以怎麼說呢? 現在說都是多餘的~誰叫~那時不選個議員或立委什麼的
檯面下都橋完了~~分配好了~..機場線也沒得橋了
你現在看來要橋只能橋個三環三線了.
你講的位置都有用地取得的問題,過建國一路口兩面都是已建成市區,要拆房子蓋捷運站談何容易?
頭前庄站設地藏庵那邊,那會跟新莊站太近。
拉進後港一路也太扯,要轉好幾個彎,重運量不一定有辦法這樣轉彎喔!迴轉半徑至少是詐胡線的兩倍,硬要亂轉彎到時候要穿越一堆民宅地下。
先嗇宮也是因為地主願意與捷運局聯合開發才設那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