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三峽自住現在可以進場了嘛?

年輕時本人也是覺得開車上班無所謂,還挺方便的

但年紀大一點,就會發現開車上班根本是一種自我虐待的行為

坐在駕駛座上,伸個腰,彎個背都不行,還要被安全帶綁的像一個被綁駕的肉票一樣

久而久之,就會愈來愈不想開車,寧可被載,也不要載人,真受是夠了

^^



朋友住北大那
好像是哈彿還是劍橋的...(名字都很像)
第一次去拜訪看了環境後完全不會想住那

1.離台北太遠了
那邊都是4線道吧
現在可能人還沒住滿..住滿後我看就天天塞車了

2.蓋的也太密集了
那一帶全部都是高樓大廈集合式住宅
自住還OK
如果要脫手的話可能房價不怎麼樣
畢竟太多戶了...

我寧願買在文山區偏遠一點的老房子
至少很方便..
~~安室奈美惠魂~~
銀色大地 wrote:
可以請教910公車轉捷運到台北車站要花多久時間? 票價? 及實際等車時間?
還有~~ 在北大特區內如何搭到910 ??


北大特區內是搭不到910的喔!
910路線請查這裡~~請點我
910當時是為了方便安溪那個區塊的居民
以前末站是到新埔現在改成府中
不過還是可以在新埔站就下車轉捷運

除非您要從北大特區搭出來到北大三峽校區的站牌轉乘910
但一來是這樣多花一段票的錢
二來是您不一定搭的上去(尖峰時間也都是爆滿呀!)
前面有人說等了10幾滿車真的一點都不誇張
我也在三峽校區等了10幾班的916.922.910.908.921的客滿車~
(所以後來我還是都乖乖的在916總站等車,寧可繞一圈也不要走到外面沒車搭)

大家說的公車我幾乎都搭過
705.706.275正副線.812挖啦啦~~
從唸書時一直通勤到變成上班族還是再通勤
也有10年了吧~越搭越遠遠整個


反正三峽公車搭2線捷運
一是紅線一是藍線
910(繞舊三峽,新埔+府中).916(北大社區,永寧).922(北大社區,永寧)是板南線
908(北大社區,景安).921(北大社區,景安)是淡水線
Chiang:你們喔......乖一點啦,女人要持一個家很辛苦,多一點體貼別到外地就想胡來!不要自己搞砸幸福啊!
都更..........

我同事的例子,在大安區靠近師大這邊
等了好幾年終於有建商看準了要改建
前年,同事說建商開始在開住戶協調會了............
到今年,還沒動到任何一塊土

同事原本住家在一樓,三代同堂約35-40坪的房子,幾年前我忘了,房價還沒漲之前買的
大約6.7百萬吧
現在建商要改建的,一戶約35坪左右,但是公設30%,之前同事的家公設大約10%,一差就差了20%
建商協調會開的價格,同事自己換算,大概要再貼3.4百萬,就有一間新房子住

目前,沒消息
聽同事說,自始好像就沒幾戶同意的.......
就算房價漲了,可是因為是自住,卻還要拿出幾百萬來再買一次房子
誰肯啊??
三峽我也考慮過也實際去住過~
我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當時我去借住早安北大 透天
每天的交通時間整個拉長
上班開車約25分鐘
但是下班大約60~90
因為夫妻必須同進同出(我7:30~16:30,老婆9:00~18:00)
所以互等的情況下早上6:00起床 8:00多才回到家
而且未來小孩就學後7:20上課我在上班就會遲到
(聽說現在桃子腳學校很困擾學生家長7:00就把小朋友送到校教室裡沒人怕有危險)
每個月生活成本大約會多出1萬多(在公司租停車位4500+新房子的管理費5000(80P)+油錢5000)
最後放棄
繼續找台北又貴又小的舊房子
如果你要用大眾運輸!相信我真的很累人!!我有去坐過!


  我也有車,不過我還是習慣搭公車轉捷運到台北市上班,一來可以坐著休息、看書,很自在,二來不用煩惱停車跟塞車的問題,雖然通勤時間大約1個小時,比開車慢20-25分鐘,但我覺得很值得,特別是現在油價越來越貴,搭公車反而覺得很划算。

  當初買房花的錢少,所以有更多錢可以投資在其他地方,投資的其他選擇,以及生活環境的價值,其實也是值得考量的,當然每個人重視的點不一樣,擇其所愛就對了。
aggn wrote:
大大你猛
住三峽,跑到內湖上班....
保守估計一天通勤3小時以上
每天交通成本200元!



HAHAHAHA
還不到200辣
雖然也接近了但怎麼說也比在外面租房子便宜
上班通勤時間要比較長
哩哩雜雜的走路等車5分鐘10分鐘都是時間
上班大概要2小時
下班比較快大概1小時30分鐘左右
偶爾可以凹同事載我回家
(同事比我神經他住桃園每天到內湖上班)




此外
大家說的都是自己的意見跟感覺
但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感覺如何
像有的人不喜歡耗費這麼長的通勤時間
但有的人卻是很自如的




Chiang:你們喔......乖一點啦,女人要持一個家很辛苦,多一點體貼別到外地就想胡來!不要自己搞砸幸福啊!

kokocat wrote:
感謝各位大大的建議,...(恕刪)


對自住戶來說,與租屋差別在一樣都繳錢, 至少產權以後是自己的. 更何況你往"林淡三新"搬家的話沒有貸款壓力.
保值抗跌在於看好未來的發展性-建設/機能/交通/學區等. 三峽至少還有三鶯線題材, 雖然時間看來還很遠.
既然沒有要生小孩, 又要有舒適的生活(view/寧靜/大坪數), 那當然搬到這些區域是選擇. 我相信若干年後, 萬一你中和還不都更, 連林淡三新可能又相對高價而只能買小. 要買大又要往桃園去. 不然就是去宜花東退休過日子好了.

mark0826 wrote:
都更..........

我同事的例子,在大安區靠近師大這邊
等了好幾年終於有建商看準了要改建
前年,同事說建商開始在開住戶協調會了............
到今年,還沒動到任何一塊土

同事原本住家在一樓,三代同堂約35-40坪的房子,幾年前我忘了,房價還沒漲之前買的
大約6.7百萬吧
現在建商要改建的,一戶約35坪左右,但是公設30%,之前同事的家公設大約10%,一差就差了20%
建商協調會開的價格,同事自己換算,大概要再貼3.4百萬,就有一間新房子住

目前,沒消息
聽同事說,自始好像就沒幾戶同意的.......
就算房價漲了,可是因為是自住,卻還要拿出幾百萬來再買一次房子
誰肯啊??..(恕刪)



都更只會吃虧 ..
老房屋跟本沒公設問題 是實坪

但現在公設太高 ..

我想樓主是喜歡安靜和休閒空間的人,純就住來看北大特區的確是很好的環境,很難在大台北找到同質的。個人讚同中和房子留著租人,北大可以先租一陣子,就算要買三峽,也建議盡量留中和房子收租。三峽很適合自住、中和很適合做為資產投資。

至於交通,如果工作是在中和,我想樓主的三小時肯定是高估了,二小時就很多了,狀況好一小時出頭就可以來回。

現在是不是買點?我想可以再等一下,等10~12萬是不太容易,但下修到15~18萬是有可能,但物件方位如果很佳,個人覺得17、18萬就很可以買了,感覺上好的物件跌幅通常很小。如果都要住到三峽當然往有景觀採光佳且社區優質的選。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