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惡設施在旁邊也是事實
但專家說在房市低迷的時候,近捷運會相對抗跌
這時應該不會去管你建材好壞(自己目前住的地方就有這樣的體會)
澄峰:格局差,但近公園,
京站: 格局不錯,但目前有嫌惡設施,
如意寶: (沒看過)格局聽說也不錯,近公園,可惜華廈沒管理員&基地太小
我的想法是這三各建案各有利弊,綜合整體分數應該是不相上下,買的起的人就看哪些可以接受各取所需吧,照房市這樣下去覺得之後還是會漲,且是會一起漲.現在不買以後更買不起(切身之痛...)
對投資客來說就看當時買的成本價,來決定賺多賺少吧
我們也不需要去批評抵制什麼的,只是相較之下,京站的建商夠機車夠狠
而帝堡,悅容,當然是C/P值最高,但因為時間點不同,與上述三案差了近20萬,就價格與建材上相提並論似乎不太合理,畢竟蘆洲房市在帝堡蓋完後這三四年漲的太多了,20~23w 漲到4X W
我自己,就地基來說,並不是很放心香榭儷舍,大歐元,那條路上的房子,
以前念國中時,沿著操場圍牆外,有時要撿球,必須跨越圍牆, 草長很高,一採下去下面都是水,(應該算是沼澤地吧)
就是現在蘆中側門那一條
房市看好看壞都有人在
就像嚴總跟張教授
但這幾年下來,大家也知道房市是怎樣....
理想與現實真的差很大,
相信張教授的就繼續相信吧
我是不相信,所以早買了,還好有買,不然現在更買不起
畢竟不是店面,不怕多走幾步路會少很多客人
倒是多走幾步路可以提升生活品質,是更多住戶求之不得的好事
所謂住宅就是要住地舒服,想要體面的人,還想要住地氣派
臨馬路怕吵家裡開不得窗,已經足以讓很多住戶心生怯步
再說,離捷運近可以不考慮建材這個說法,太難令人心服了
難道說,我們買東西吃,只關心它能不能吃,不關心它好不好吃?
不,想要體面的人,還要色香味俱全才夠到位,缺一不可
那些可以成為豪宅條件的住宅,絕對不是靠一個條件就可以完全勝出
有仇人?這又扯遠了
這只是在地人關心自己的家園罷了
每次路過鄰近的三重重劃區,就驚見那一區的住宅呈現的品質,是明顯超越蘆洲區
更遑論台北市區的新宅品質,不免好生羨慕
對於住家附近的環境、乃至於房價的合理性,難免關心
也對建商可以投注更多用心,有很大的期待
期待有追得上房價的住宅品質,這樣而已。
三民路總站對面的店面一排....平均成交在120萬/坪
除了捷運共構案...甲山林應該會賣二年左右吧....
另外此次議員蘆洲高票當選三位中.....李x月娥...陳x幸....x倩萍
他們的政見中...前二位重點政策是開發水湳重劃區都市計劃...也就是大家所討厭的鐵皮屋....另外就是電塔地下化
鴨母溝美化....疏洪道親水規劃藍色公路....
另一位重點政策是教育規劃....
對於蘆洲這三位高票當選....也可以代表蘆洲市民未來期望的走向.....這三位的政黨黨籍皆不同...但方向卻一致
也因蘆洲有很多需要改善....也代表著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政治和建商的利益....也會隨著內線消息而先行佈局
所以會在這時候敢出手買單的一般老百姓....也算是有勇氣....有遠見.....更是無知.....更加矛盾......
為什麼正反意見會那麼多呢?因為我們不是政治人物...我們不夠格去官商勾結....我們沒有內線消息.....
所以我們無法確定一定買到物超所值.....賺到投資暴利......
唉...自己都不知在打什麼....心中對房價的無耐啊.....
EdwardQ wrote:
『離捷運近』對住宅而...(恕刪)
我也很同意你的看法,家不是只有地點這個考量點
& "離捷運近可以不考慮建材這個說法" 我當然也非常不同意
我應該沒有說過這樣的話吧?
應該是要分開來看的
一是地點是抗跌的主要因素,同意吧?
二是,有版友質疑建材很差還賣那麼貴,就因為地點嗎?
就因為有版友質疑第二點,才會把1.2綁在一起看,
才造成"離捷運近可以不考慮建材" 這種笨蛋說法
事實上兩者是不相干的,請不要把它綁在一起看.
我也非常同意住家環境品質很重要
就我來說 ,長興長樂路與香榭儷舍到三民路中正路這個區塊,地點就離捷運來說分數差不多
故京站,澄峰,如意寶,地點上分數差不多
但就環境來說:澄峰與如意寶,加分很多
但在室內格局(澄峰超爛),華廈or社區的點上(如意寶是華廈,可惜了)
這兩點是京站佔上風
而建材上京站很像也用的不差阿 (80x80拋光地磚,浴室仿木質天花板,免治馬桶,語音電梯)
只是在建材的C/P值上,因為建商價格高,所以建材的C/P值確實是很低
的
所以綜合上述幾點,取捨下來,我會覺得京站的分數還是比較高(華夏怕遭小偷,澄峰買3房只能用2房,京站雖不在公園旁但走一小段路可以到柳堤)
以上是我的看法,謝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