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新板特區又有新建案要推出了...

關於這點 我必須澄清一下 我想新版的土地 都是公開標售的 不是誰是誰的土地

hutky wrote:
不知jjjhome0...(恕刪)


買了,雖然對他的合約書很不滿意,但還是簽約了。說真的,我就是買這個地段,預售屋付款方式對我目前的經濟狀況來說也比較適合。只能保佑興富發能爭氣一點,不要把台中那些臭名的做法帶來台北。

是後棟的高樓層,至於價格實在不方便透露,但低於你所寫的那個價格,你那應該是前棟的成交價吧!! 因為前棟的訂價本來就比後棟高。

前兩天收到代銷送來的小禮物(湯圓),心裏還滿感動的,至少買了他還記得我,打電話去道謝外,順便問目前的銷售狀況和何時開工,前後棟(大小坪數)都還有,剩個位數(但不知有沒有包含地主那50幾戶),確定1月中開工。 還好,有如期開工。
今天心血來潮,用小黃的網站,以板橋車站為中心點,大致估算以
10分鐘的腳程,括出一個範圍,去查了一下最近的成交價格.查出
9月30至今這一帶房屋的成交價格.共查出30筆.其中成交價破40
萬的有6筆,1筆破50萬(含在6筆內),其餘24筆均低於40萬.至於其
價格有含車位或沒含車位那些,小弟就懶的計算那麼多,有興趣者
自行去看吧.

30筆交易的平均價格為:36.57萬/P,而如果把其中最高的四筆,分
別為46.9,45.3,46.4,50.2 這幾筆扣除後,平均價格為:34.93萬/P

雖然是很概略的算法,但是對照到最近某新板新建案開到80萬/P,
很明顯的是開太大.也很明顯的反應出,新板一帶的房屋交易並沒
有很熱絡,成交價格與開價相比,更是有明顯落差.
買賣到過戶到刊登出來通常少有三個月,常達還有半年..半年房價可能就變化不少了
xieb wrote:
今天心血來潮,用小黃...(恕刪)


仲介在賣以預售屋為主的市場時是很失真的(他們的專長在銷售中古屋不是預售屋),尤其在高總價的預售屋這一塊,一來他們包裝行銷的能力無法跟擅長築夢及掌握高端消費者通路的代銷業比,二來很多代銷已結案的高總價/高單價"預售屋"的買賣雙方是直接透過建商或特殊管道直接促成然後進行換約的。

包括內政部不動產交易等所謂的官方統計,完全掌握不到預售屋這一塊(因為換約的成交記錄不會到那裏去),所以現在抬面上看到板橋的成交均價(成屋)其實偏低,等過幾年後"相對高價"的新板房子普遍都慢慢變成成屋後,屆時經過再交易留下的"實質紀錄",會很明顯墊高板橋的"帳面房價"。
以永慶登錄的新板成交價來看,(譬如輸入中山路一段XXX號),依序是54.8、52.5、49.9、46.8、45.3、44.0、43.7、43.2.....,這當中還不包括X大查到的50.2那筆。

http://evertrust.yungching.com.tw/result_a.asp

此外,在新板特區高總價房屋的單價會比低總價的單價明顯高出一截(跟建案的屬性也有關係)。
回覆B大與S大的賜教.

基本上,我寫這篇倒沒有打算這麼仔細去考究這些東西.
包含仲介成交後多久貼上網,或是仲介擅不擅於賣豪宅等
之類的東西,或是有沒有用車位去拉低售價之類的問題.算
是較另一面的觀點吧.

剛好有朋友要買屋,打算買在板橋市的捷運站附近,我只是
把這樣的東西拉出來,提醒他別被仲介牽著鼻子走,也別乖
乖的不敢拿大刀出來.提醒完後,就打在版上囉.

另外.. 請教B大,新板房屋買賣的第一把交椅是哪一家仲介呢?
xieb wrote:
回覆B大與S大的賜教...(恕刪)


關於對仲介的觀察,如誰擅長包裝或掌握較佳通路等(如果一定要從這些仲介去挑),我私下跟你交換意見,免得又遭有心人說本人在此替特定業者打廣告。

不過看到小黃連有些案名都有錯別字,真的是覺得他們還有一段路要走....
Behonest wrote:
仲介在賣以預售屋為主的市場時是很失真的(他們的專長在銷售中古屋不是預售屋),尤其在高總價的預售屋這一塊,一來他們包裝行銷的能力無法跟擅長築夢及掌握高端消費者通路的代銷業比,二來很多代銷已結案的高總價/高單價"預售屋"的買賣雙方是直接透過建商或特殊管道直接促成然後進行換約的,

包括內政部不動產交易等所謂的官方統計,完全掌握不到預售屋這一塊(因為換約的成交記錄不會到那裏去),恕刪)


簡直一派胡言,代銷為主的預售屋市場,價格才是失真的,台面下跟建商有關係的買價往往要低兩三成以上
。代銷的預售屋的價格卻往往高於市場成交價甚至天價,
實際上反而仲介的透明成交價相對來看是比較準確的,不然你去查察已交屋的新板二手成交價
斷無60 , 80萬之譜,甚至連4X都不見得多見,這種叫人相信代銷的說法真是不負責任啊!
想賺錢也是要有道義吧!
desertmoon wrote:
簡直一派胡言,代銷為...(恕刪)


實在很配服你的厚臉皮!

別忘了你最經典的兩個造謠(or"扮演房市禿鷹"? or"毫無準度--反指標"?) 實例:

a. 在2009年2月底最低迷的時候大聲疾呼"大家再等等橋峰32萬一坪就有了"
b. 在2009年2月底最低迷的時候到處散播"新板像掉下來的刀子接不得,可能會來到25萬一坪"

當時你口中的新板特區簡直像是可怕的瘟神.....
結果你大力唱衰的價格不但沒來到(還離遠得很),諷刺的是你大力唱衰的時點也是最低點

我如果是你,會乖乖閉上嘴巴,低調點...看看大家會不會淡忘這段可笑(or可恥?)的行徑或歷史......


Ps:還是很好奇你為何對新板特區從來沒好話(ex:萬坪都會公園會踩到狗大便、新板怎麼跟內湖四期比.....),卻又這麼愛黏過來?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