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的腳程,括出一個範圍,去查了一下最近的成交價格.查出
9月30至今這一帶房屋的成交價格.共查出30筆.其中成交價破40
萬的有6筆,1筆破50萬(含在6筆內),其餘24筆均低於40萬.至於其
價格有含車位或沒含車位那些,小弟就懶的計算那麼多,有興趣者
自行去看吧.
30筆交易的平均價格為:36.57萬/P,而如果把其中最高的四筆,分
別為46.9,45.3,46.4,50.2 這幾筆扣除後,平均價格為:34.93萬/P
雖然是很概略的算法,但是對照到最近某新板新建案開到80萬/P,
很明顯的是開太大.也很明顯的反應出,新板一帶的房屋交易並沒
有很熱絡,成交價格與開價相比,更是有明顯落差.
xieb wrote:
今天心血來潮,用小黃...(恕刪)
仲介在賣以預售屋為主的市場時是很失真的(他們的專長在銷售中古屋不是預售屋),尤其在高總價的預售屋這一塊,一來他們包裝行銷的能力無法跟擅長築夢及掌握高端消費者通路的代銷業比,二來很多代銷已結案的高總價/高單價"預售屋"的買賣雙方是直接透過建商或特殊管道直接促成然後進行換約的。
包括內政部不動產交易等所謂的官方統計,完全掌握不到預售屋這一塊(因為換約的成交記錄不會到那裏去),所以現在抬面上看到板橋的成交均價(成屋)其實偏低,等過幾年後"相對高價"的新板房子普遍都慢慢變成成屋後,屆時經過再交易留下的"實質紀錄",會很明顯墊高板橋的"帳面房價"。
Behonest wrote:
仲介在賣以預售屋為主的市場時是很失真的(他們的專長在銷售中古屋不是預售屋),尤其在高總價的預售屋這一塊,一來他們包裝行銷的能力無法跟擅長築夢及掌握高端消費者通路的代銷業比,二來很多代銷已結案的高總價/高單價"預售屋"的買賣雙方是直接透過建商或特殊管道直接促成然後進行換約的,
包括內政部不動產交易等所謂的官方統計,完全掌握不到預售屋這一塊(因為換約的成交記錄不會到那裏去),恕刪)
簡直一派胡言,代銷為主的預售屋市場,價格才是失真的,台面下跟建商有關係的買價往往要低兩三成以上
。代銷的預售屋的價格卻往往高於市場成交價甚至天價,
實際上反而仲介的透明成交價相對來看是比較準確的,不然你去查察已交屋的新板二手成交價
斷無60 , 80萬之譜,甚至連4X都不見得多見,這種叫人相信代銷的說法真是不負責任啊!
想賺錢也是要有道義吧!
desertmoon wrote:
簡直一派胡言,代銷為...(恕刪)
實在很配服你的厚臉皮!
別忘了你最經典的兩個造謠(or"扮演房市禿鷹"? or"毫無準度--反指標"?) 實例:
a. 在2009年2月底最低迷的時候大聲疾呼"大家再等等橋峰32萬一坪就有了"
b. 在2009年2月底最低迷的時候到處散播"新板像掉下來的刀子接不得,可能會來到25萬一坪"
當時你口中的新板特區簡直像是可怕的瘟神.....
結果你大力唱衰的價格不但沒來到(還離遠得很),諷刺的是你大力唱衰的時點也是最低點!
我如果是你,會乖乖閉上嘴巴,低調點...看看大家會不會淡忘這段可笑(or可恥?)的行徑或歷史......
Ps:還是很好奇你為何對新板特區從來沒好話(ex:萬坪都會公園會踩到狗大便、新板怎麼跟內湖四期比.....),卻又這麼愛黏過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