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rdpon wrote:
安坑線連結環狀線十四...(恕刪)
十四張站目前看起來沒啥吸引力.但這規劃不奇怪.
未來Y7十四張預計多棟30層聯開大樓,總規模超大能容納3萬人,
商業未來性有可能比裕隆城還大,所以連到那長期來說對安坑有利.
現在看來當然沒甚麼用,因為還沒開發.....發展完成要多久時間也沒人能打包票.
大家只想到轉乘離開十四張去市區的麻煩,都忽略十四張本身的潛力...
十四張站沒聽過採支線規劃,應該是環狀主線的一部分,班距與其它站一樣.
未來南環北環和這西環是直通的,不必轉車.
Waffenss01 wrote:
十四張站目前看起來沒...(恕刪)
14張站位在14張重劃區內,14張重劃區除了這塊Y7站捷運系統用地外,其他都是住宅 公園 學校用地,14張站就算蓋有聯合開發大樓,商業能量不可能高過裕隆城,裕隆城除了已蓋有宏達電區域總部外,開發商場部分已確定交由誠品生活來經營。
此外最重要的是,沿著寶中或寶橋路走,裕隆城後方鄰近還有一個新北市政府規劃的榮工廠都更案,面積比14張重劃區大,且不同於14張重劃區是以住宅區為主,榮工廠都更是以產業專用區和商業區為主,且鄰近未來的環狀線遠東工業區站,且裕隆城跟榮工廠中間有一些零星的舊廠辦,不少也都在談都更,使得這一大塊面積區域有機會連成一線,成為新店最大的商業聚落。
因此很多開發商都知道,新店真正最重要的商業開發不是在14張,而是在榮工廠都更,單一的裕隆城或許沒什麼,但因為鄰近榮工廠,讓這2個同樣有大型商業開發的區塊連成一氣,才是裕隆城在新店更顯價值的地方。
LV9875 wrote:
14張站位在14張重劃區內,14張重劃區除了這塊Y7站捷運系統用地外,其他都是住宅 公園 學校用地,14張站就算蓋有聯合開發大樓,商業能量不可能高過裕隆城..(恕刪)
14張重劃區33公頃(含機廠聯開的14公頃)和中央新村北側重劃區39.7公頃是一起的.
除了住宅,也有大量產專用地,而雙捷運交會的聯開必有商業開發.
南機廠開發案有要求商業使用不得低於樓地板30%,(總樓地板會超過30~40萬坪)
這12棟的低樓層都會商業化(佔10多萬坪),且群聚在雙捷運周圍.
這還只是聯開的部分,後面還有14張重劃區中央新村北側重劃區多少也有些商業行為.
不管它有沒有辦法當第一,我不會太小看這區的發展.
說不可能還太早. 12棟30~40層的規模很龐大,為規模全台第一的土地聯開樓群.
就算我們先無根據的假設它商業產業規模永遠無法追上裕隆城,
但又如何? 安坑線無法直達裕隆城, 14張的開發才是影響對安坑更大更直接.
當然連到14張是好事.
不管是大坪林或南環Y5, 對安坑的利多影響都不如直達的七張.
榮工只是各自進行都更,不是一起重劃,而且不在大坪林站附近,近的是南環Y5.
這區域12年內不會有捷運....要說有啥商業大發展,最重要....是太樂觀了,就是都更而已.
Y5未來運量,遠遠比不上大坪林和七張.
Waffenss01 wrote:
14張重劃區33公頃...(恕刪)</blockquot
政府官方把這塊重劃區叫做中央新村北側重劃區,在地人都叫他為14張,因為14張是新店中的一個地名,所以官方講的中央新村北側重劃區就是14張重劃區,你連這都弄不清楚,還在討論這議題。
另外裕隆城離7張站不遠,榮工廠都更更是鄰近遠東工業區站,2塊地開發的結合,商業效益遠遠大於你說的14張,還有榮工廠是新北市府跟榮工處合作,因為是榮工廠的土地所以公部門自己去協調,過程會比需要徵收私人土地容易,因為很多大塊地都是分期開發,榮工廠也是採這樣的模式。
完全針對你一開始說的14張的商業效益會大於裕隆城,就覺得你對新店的開發完全不清楚,所以你的回話完全是在搞笑。
你連14張重劃區就是中央新村北側重劃區都不知道,還有14張重劃區跟榮工廠都更的開發項目都不清楚,你是來耍寶的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