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新北市要發展觀光,首先先發展新莊副都心


Stormjam wrote:
說到五股附近的洲子洋重劃區建案廣告全都主打新莊副都心的重大建設與願景
是不是吃盡新莊的豆腐?


應該沒有這麼嚴重吧
現在已經升格為直轄市,各區不再只是自成一格,而是合成一體
位處松山區的饒河街或位處南港區的後山埤要主打信義計劃區的重大建設也沒錯吧
松山區跟南港區往信義計劃區都不遠

新莊未來就是大漢溪北的新北市核心區
鄰近的幾個區主打新莊願景也是正常
直轄市的地域劃分越來越模糊才是好事,代表整個市融成一體
五股的地理位置不差,
年後又有五楊高架開通連結,
64 65快速道路南來北往非常便捷,
再加上新莊副都心已進入開發的階段,
重大建設一一完成,
確實是可以期待的,
目前州子洋重劃區已有上市建商開始推案,
未來2~3年,
若五股新市鎮能完成土地徵收重劃,
相信未來五股的環境可以大大的提升!
因為我恨不得我自己能再多一間房子

想再買一間給兒子以後用

想買一間以後可以來這邊度假用

好想買一間捷運附近的房子喔

想買一間店面可以創業用

想買一間房子租給人家收租金

想買一間廠房

想買一間商辦公司用

想買一間廠房租給人家

想買一間商辦公司用租給人家

想再買一間給女兒用

在買一間給爸媽住

想再買一間店面來收租金

買車位出租

買地當地主

大推, 這一整個討論串下來就數6161大這篇最精闢!

6161 wrote:
但是在產業端的部分,
a3周圍反而是非常有機會形成新北市的內湖.
但是這不屬於國際觀光的部分便是.

Stormjam wrote:
說到五股附近的洲子洋重劃區建案廣告全都主打新莊副都心的重大建設與願景
是不是吃盡新莊的豆腐?


只要五股那邊沒有宣稱副都心是他們的,我沒意見.
6161 wrote:
這個議題很失...(恕刪)

會這樣說就表示你完全不懂新板特區跟包含新莊副都心在內的泛新莊地區(包含五股,泰山,新莊跟二重疏洪道以西的三重)的優劣勢所在了
新板特區:
優點:發展成熟,方向較為明確(除歌劇院,環狀線共構大樓跟凱薩飯店外幾乎皆已蓋起來了,成熟度直追信義計畫區!,不過還有一些商場空間尚未開幕,甚至連招商準備都沒有……)
缺點:腹地太小(重點!),住宅比例仍過高...

泛新莊:
優勢:夠大!易發展的空地超過1000公頃!只要其中的8%(這樣的面積就超越了信義計畫區的商用面積了噢!)發展成商業用途,就足以撼動大台北的發展趨勢了,如果比例更高,甚至會讓整個大台北的發展軸線翻轉!如果商業設施間越相連,威力會越強大!
缺點:由於尚在發展初期,方向還不是那麼的明確,而大量的豪宅給了此區不那麼理想的開始(但也不排除成為醞釀商業能量的沃土,像台中七期一樣...),投資風險不算太小...

萌貓 wrote:
包含新莊副都心在內的泛新莊地區...(恕刪)


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個所謂的"泛新莊地區" 是您自己訂義的嗎?
怎麼我谷哥了半天, 都沒有找到?

狹義的泛新莊 不是應該包含 樹林,五股,泰山,新莊,三重,板橋
廣義的泛新莊, 更是包含了整個北部地區.



「一府二鹿三新莊」說明了新莊曾是商旅雲集的貿易要地,新莊市長許炳崑說,新莊是台灣北部漢人最早開發的地方,早在300多年前,清初康、雍、乾期間就有大批移民,以前,新莊是港口,在先民開墾下,曾經締造繁華。...............


話說您所定義的 泛新莊, 怎麼有一大部份都在林口特定區?.

林口特定區位於台北市西北方,北臨臺灣海峽,東至台北盆地. 邊緣,南接台1 號省道北側,西與桃園相臨

林口特定區範圍跨越新北市與桃園縣兩縣市,行政轄區在新北市包括五股區、泰山區、新莊區、八里區之部分及林口區全部。在桃園縣包括桃園市、蘆竹鄉、龜山鄉等部分。共涵蓋8個市鄉,面積18,750公頃。

還是泛新莊指的是這個 "新莊平原" ?
西元1727年(清雍正五年)
楊道弘請墾照,1730年開墾北台,面積包含整個新莊平原(新莊、泰山、五股、林口、三重、蘆洲)。




另外看到一段文章..

 清朝光緒十一年(西元一八八五年)台灣改為行省,劉銘傳為首任巡撫,其任職的六年間,重大的政策除了安撫原住民、增設郡縣、清整賦稅、推廣農業、設置新式學堂外,就是發展交通。光緒十三年(西元一八八七年)自大稻埕先後向北、南鋪設鐵路。光緒十七年(西元一八九一年)北段鐵路穿越獅球嶺到基隆,全面完工通車。南段鐵路於光緒十五年(西元一八八九年)穿過新莊平原(路線約為現今縱貫公路──台一線),光緒十七年(西元一八九一年)經龜崙嶺到桃園(光緒十九年,鐵路因經費短缺鋪設到新竹止,唯當時劉銘傳已離職)。此時新莊一帶設有海山口站、打類坑站(今之丹鳳地區)、龜崙嶺站(今之龜山地區)。鐵路的便利,帶來了新莊發展的新契機。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明治三十年(西元一八九七年)颱風帶來的洪水,沖毀台北橋。海山口附近河岸亦陷落,鐵路流失,龜崙嶺道路崩塌,致使鐵路中斷。明治三十二年(西元一八九九年)修築板橋線鐵路,明治三十四年(西元一九0一年)板橋新線通車,新莊鐵道廢除,新莊繁榮發展的景象,再次中輟。

原來今天新莊比不上板橋, 都是日本人的錯啊.




ming0722 wrote:
清朝光緒十一年(西元一八八五年)台灣改為行省,劉銘傳為首任巡撫,其任職的六年間,重大的政策除了安撫原住民、增設郡縣、清整賦稅、推廣農業、設置新式學堂外,就是發展交通。


樓上這位大大是來「說書」嗎? 還是說, "新莊老街" vs 觀光 ??

ming0722 wrote:
什麼時候開始...(恕刪)

二重輸洪道與林口桃園台地及觀音山還有大漢溪夾出來的一個三角形區塊
這當中扣除了樹林鶯歌這兩個與板橋跟桃園比較接近的尾巴……
沒有板橋人說新莊線是板橋的,

也沒有建商說五股交流道是新莊的,

從來沒有一個,

從頭到尾,只有你自己愛作夢,全都是你在說,你不覺得嗎?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