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0850 wrote:台鐵現在不是已經近乎...(恕刪) 捷運應該不會告示板告訴你車在月台A側進站結果列車進來變成B側害大家玩大風吹二個禮拜前在松山車站被台鐵玩過一次當時在月台上看手機影片想說旁邊的人怎麼都往後跑回頭一看車子來了在月台另一側..!@#$!#$!#%
bis0815 wrote:二個禮拜前在松山車站被台鐵玩過一次當時在月台上看手機影片想說旁邊的人怎麼都往後跑回頭一看車子來了在月台另一側...(恕刪) 這很常見...好吧~~ 我想是台鐵車輛調度需要吧...Orz
水利署的員山子分洪計畫,其實比基隆河整治條例還要早. 一直未受青睞的原因, 我認為除了精華區域未曾受到淹水的災害外, 是治水工程長久都是將堤防加高. 因此基隆河整治工程, 仍將基隆河上游的堤防加高,附加在員山子分洪計畫. 汐止居民也因為周邊的排水工程及抽水站, 減少了暴雨積水的風險. 一些低窪地區的排水道有將近一個車道寬, 一層樓深. 另外是當時的堤坊施作, 被要求採生態工法, 引起很大爭議. 但是在景觀上比其他地區的堤防要好一些, 不是一整片水泥牆. 像是監獄一樣.
yoshi12878 wrote:未來的機場捷運是每隔...(恕刪) 沒錯 , 機場捷運就是定型化班表跑快慢車的範例機場捷運的普通車行車時間約 50 分鐘 , 直達車行車時間約 35 分鐘固定每十分鐘一班普通車一班直達車所有普通車都會固定在一站待避後面一班直達車過去其實不只機場捷運 , 高鐵直達車跟全停車也會這樣以台鐵來講 , 這個目標就好像把區間車跟自強車固定發車像是基隆十分鐘一班區間車 , 然後固定在它後面會發一班自強號所有班次區間車達汐止時就讓自強號先開 , 固定時間不過台鐵有麻煩的東線列車插進來所以沒辦法像機場捷運一樣單純現在靠第三軌解決部分班次 , 長久還是要靠北宜直鐵分道跟蓋第三軌比起來 , 台鐵可能更需要比較先進的號誌與調度系統 ATO以及該開車就開車不要月台上有人在跑就停下來等只要維持班次能準點運轉 , 加上閉塞區間縮短列車間隔縮短才能準點又密集的捷運化現在台鐵用的 ATP 很容易誤判自動煞停香港的九廣鐵路以前十五分鐘半小時一班現在三到六分鐘一班還混合來自廣州上海北京的火車要是能砍掉台鐵把設備交給專業公司經營大概才有救
飛梭之影 wrote:現在三到六分鐘一班還混合來自廣州上海北京的火車要是能砍掉台鐵把設備交給專業公司經營大概才有救...(恕刪) 台鐵能3~6分鐘就來一班,那就真能稱得上捷運化了。不過我想那是在做夢吧。
飛梭之影 wrote:不過台鐵有麻煩的東線列車插進來所以沒辦法像機場捷運一樣單純現在靠第三軌解決部分班次 , 長久還是要靠北宜直鐵分道...(恕刪) 講的沒錯 台北地區台鐵捷運化 關鍵在宜蘭直鐵分道 這工程不做 永遠談不上捷運化這些 台鐵局、鐵工局的人 都知道 但 台鐵捷運化是個政績 不能給他說破~今早區間車來到汐科站 多停了一些時間 正納悶難道又豪雨成災了嗎? 後來北上來了輛自強號通過...唉~ 我坐的是南下呀 還要等自強號...(PS.假若是身障人士上車擔擱了時間 就OK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