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很多人說買新莊副都心是泡沫?但我覺得較能保值?

現在一坪到底開價多少阿?

真好奇成交價到哪裡.已經破50萬了嗎
  "副都心"與"頭前重劃區"未來自屬一個完整的行政區及生活圏,好處是在低容積及建蔽率,住宅戶數亦因而較少,缺點是過多且密集的捷運站臨近上述二區(双捷運:2站,單捷運:4站~工商展覽,副都心,泰山,幸福站。才150公傾何必建造如此密集呢)。

  過多的人口及通勤引來吵亂,不希望(very誠心地不希望)未來又成為鬧區吶。百貨,商家及高房價都不是我們新莊人所要的。台北信義,大直及新板區有很多購物中心可以選擇,何必把副都心造成上述購物區的翻版呢?留下輕工廠(凋零中)吧,它有它的美感及就業機會,亦可阻絕大量人口入侵。把電影院,飯店及百貨公司往上述地方建吧!

  期望的是:單單純純的行政中心,藝術文化中心,優良學區及純住宅的靜謐,以有自已的優良格調自我高度形塑。更冀望的是,區內充滿希望、浪漫、歷史、文化底蘊、愛好環保自然、樂觀與愛心的國際公民,這裡能成為台灣唯一充滿藝術家,作家,學者,文化愛好的匯集地。
保不保值就是看供給與需求而已。

供給方面,頭前應該也要並進來算,因為就在旁邊,算是同一區吧。
由於地目已經劃定,住宅用地當然只能蓋住宅,會變化的就剩那些商用地到底是蓋成住宅還是非住宅了,這個差別是很大的,因為商用地容積較高,蓋成住宅的話,供給量是會暴增的。

需求的話,影響最大的就是價格了,因為價格就是鐵板,地段再好,買不起的還是只能流口水。
買的起1千萬的人就那麼多,買的起2千萬的就少一點,買的起3千萬的就更少一點...餘此類推。

以頭前目前的價格來算,一戶至少2500萬起,未來3000萬以上的應該佔更大部分,假如未來都住滿的話,那聚集的有錢人數量與密度應該全國無人能比。拿大安區帝寶附近為例,那邊的房子很貴,但是不代表屋主都很有錢,除了帝寶那168戶是花大錢買的之外,其他的人可能是1、20年前買的,可能只是個普通公務員或上班族而已,但是現在要入住新莊重劃區的話,普通公務員或上班族可是買不起的。

所以保不保值,未來前景如何如何都不重要,就算環境好的像天堂也一樣,重點是,有沒有這麼多買的起3000萬房子的人來買?有的話,那自然就保值,沒有的話,不管多好的地段,價格還是要修正的。

樓主有提到,永和那種環境,一坪都還喊6、70萬,副都心難道不值50萬?

我基本上同意這個論點,以比價的觀點來看,副都心是值那個價,但是最終仍是要回歸供需,永和生活機能好的地方建地有限,所以那些高總價的物件供給量很有限,了不起幾百戶,永和那麼多人湊個幾百個有錢人並不困難,更何況新設計的大樓在老舊社區中總是比較希罕跟吃香的,這種獨特性自然可以拉開跟舊屋的價差。

但是新莊呢?
新莊要湊幾百個有錢人也容易,但是要湊幾千個可能有困難,需要別地區的支援,可是附近還有個同性質的新板在搶生意,所以未來的變數還是很大,變數不是在副都心的建設利多究竟能否實現,而是到底能否聚集這麼多有錢人去買在那裡?

當然還要看案子水準~~

最近要推的國泰和遠雄, 品質堪稱上乘之作

除了新莊副都心本地有錢人之外

大台北輕移民和外地的投資客的確也將占了餅的一大塊


ejan1969 wrote:
保不保值就是看供給與...(恕刪)



除了地段, 保值當然還要看案子的水準~

最近開始要推的國建和遠雄, 品質堪稱上乘之作

除了新莊副都心本地的部分有錢人之外

大台北的輕移民和外地的投資客也將占這餅的一大塊

ejan1969 wrote:
保不保值就是看供給與...(恕刪)


除了地段, 保值當然還要看案子的水準~

最近開始要推的國建和遠雄, 品質堪稱上乘之作

除了新莊副都心本地的有錢人之外

大台北的輕移民和外地的投資客也將占這餅的一大塊
以目前規劃來說 副都心 確定是走商業的路 北縣的規畫就是那裏主要是商業區 將來要蓋百貨公司 飯店 辦公大樓 商場之類 而且硬性規定 一到三樓一定要是商業用途 所以基本上是很難看到低密度住宅了不過這容積率 建蔽率 管制很嚴 不會像新版蓋的那誇張 看看最近發的建照就知道 新版真的是又高又密 這裡就算是商業區 建蔽率也有60%

不會像新版的豪宅幾乎 快可以跟隔壁借醬油

副都心內住宅區 區位並不是太好 離主要幹道遠 離捷運站遠 好處是離商業區近 將來可享受走路去百貨公司的感覺 但是頭前那走到將來的副都心商業區 就稍嫌遠 大概要20分以上 不過一般人 應該還是會開車八 副都心內停車場設置 還是很不錯的 再來就是中港大排 有噱頭 景也不錯 但是並不是太長 真有河岸住宅的 應該不多 這也是副都心那住宅區優勢

頭前那優勢還是交通 我個人還是喜歡幸福站附近 因為有大公園 有捷運 加上容積200 建蔽50%規劃 會感覺開闊許多 要去做高鐵 或是到五工站 出國 都很方便 現在所謂離五工站近的建案 似乎都沒寫出 你要過一個車很多的中山路 再過去 才到五工站 而且 她離中山路還有大約50公尺 也就是說標榜五工站國門的 基本上都還是要走至少500公尺

那我為何不在幸福站100公尺內 我的目標 是50尺內 這樣我要到板南線 新莊線 高鐵 都很方便

開車的話 離中山路近就有好處 但是要往板橋走 反而遠 要上高速公路 副都心那也不見的快 因為思源路就有閘道




ejan1969 wrote:
保不保值就是看供給與需求而已。

供給方面,頭前應該也要並進來算,因為就在旁邊,算是同一區吧。
由於地目已經劃定,住宅用地當然只能蓋住宅,會變化的就剩那些商用地到底是蓋成住宅還是非住宅了,這個差別是很大的,因為商用地容積較高,蓋成住宅的話,供給量是會暴增的。

需求的話,影響最大的就是價格了,因為價格就是鐵板,地段再好,買不起的還是只能流口水。
買的起1千萬的人就那麼多,買的起2千萬的就少一點,買的起3千萬的就更少一點...餘此類推。

以頭前目前的價格來算,一戶至少2500萬起,未來3000萬以上的應該佔更大部分,假如未來都住滿的話,那聚集的有錢人數量與密度應該全國無人能比。拿大安區帝寶附近為例,那邊的房子很貴,但是不代表屋主都很有錢,除了帝寶那168戶是花大錢買的之外,其他的人可能是1、20年前買的,可能只是個普通公務員或上班族而已,但是現在要入住新莊重劃區的話,普通公務員或上班族可是買不起的。

所以保不保值,未來前景如何如何都不重要,就算環境好的像天堂也一樣,重點是,有沒有這麼多買的起3000萬房子的人來買?有的話,那自然就保值,沒有的話,不管多好的地段,價格還是要修正的。

樓主有提到,永和那種環境,一坪都還喊6、70萬,副都心難道不值50萬?

我基本上同意這個論點,以比價的觀點來看,副都心是值那個價,但是最終仍是要回歸供需,永和生活機能好的地方建地有限,所以那些高總價的物件供給量很有限,了不起幾百戶,永和那麼多人湊個幾百個有錢人並不困難,更何況新設計的大樓在老舊社區中總是比較希罕跟吃香的,這種獨特性自然可以拉開跟舊屋的價差。

但是新莊呢?
新莊要湊幾百個有錢人也容易,但是要湊幾千個可能有困難,需要別地區的支援,可是附近還有個同性質的新板在搶生意,所以未來的變數還是很大,變數不是在副都心的建設利多究竟能否實現,而是到底能否聚集這麼多有錢人去買在那裡?


+1

這跟我對新莊的看法幾乎一至

自住客的考量就不研究了

但若是投資增值性來看 如果現在成交價已落在40-50萬 除非台灣經濟突飛猛進 國人平均所得大漲 但以目前的薪資所得來看 個人覺得 一坪50萬總價2000萬左右的房子 可能是一般人所能負擔的極限 2000萬的房子在台北比比皆是 新北2000萬以上的房子也不少 回到供需觀點 新莊這邊還是預售階段 未來整區推案供給量非常大(超過一萬戶) 如果以後漲到60萬 負擔的起這種價格又會選擇新莊的需求量會有多少?


Topic :價值化”大副都心”~1

"大副都心"是新莊唯一相對規劃完整之處(很不容易形塑,快30年了) ,將行政中心、藝術電影、文化創意、智慧科學等方面在”大副都心”留下來,我們需要一個思考與創意的大空間;這裡不需要高樓與高房價(不要將此地的商業活動以精確的數字「價格化」),我們須要留下的是高度的人文及智識價值(留下人文藝術「無限價值化」)。

請政府及建商把”飯店”、”百貨公司”、”商場”或”電影院”等建設,加權亦加值在~信義計劃區,台北車站、大直重劃區、新板特區、內湖/南港重劃區,這樣可以造福更多的双北市居民。讓”大副都心”形塑自我的行政、人文與藝術的都會風格,這是台灣人有待refine及提升的文化素養課題之一。

yaokuang4331 wrote:
不會像新版的豪宅幾乎 快可以跟隔壁借醬油


大哥您骨骼異於常人?


yaokuang4331 wrote:
那我為何不在幸福站100公尺內 我的目標 是50尺內 這樣我要到板南線 新莊線 高鐵 都很方便


以我的經驗 轉乘真的很麻煩

頭前那塊要我選擇 我會挑鄰近五工站的
原因一: 五工站的價值比幸福站高
二: 離副都心商圈近 不論喜不喜歡 一般來說商圈的價值還是比純住宅區來的高 不然我們來看副都心與頭前推案的價格哪個高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