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本身雖非首購,但維也納公寓卻是跟女友約定好,真正要入住的第一個家,也因此從一開始就秉持著萬金買鄰的想法,各自找了幾位朋友一同賞屋,最後,也很幸運的達成四個朋友一起畢業當鄰居的目標!就自住房產的挑選上,因為地緣偏台北西側,所以看了青埔、A7、北投、台北橋、副都心、重陽總計超過50個建案,最後一致認同最必要的就是”捷運500米內+重劃區”這兩個條件,並且將目標設在全新的2500萬以內3或2+1房,也因此,在維也納公寓消息傳出之後,我們就積極關注此案,最終選擇在此長住。
<地點>
*優點我把維也納公寓周邊我用得到的設施標註在下方,第一優點當然是離捷運非常近,此外鄰近的Ubike站、公園、運動中心以及學校是另外一個特色,幼稚園、雙語國小都在社區對面、國中亦在安全步行3-5分鐘的範圍內,其中鷺江國中更是我們其中一位朋友的母校。
如果從大區域的角度,則捷運蘆洲站亦頗有優勢,由於蘆洲站是首站,所以能夠有坐位,並且在13-25分鐘內分別到達民權西路、中山站、台北車站、東區等鬧區(未來另有環狀線在徐匯中學轉車後直達內科)。


首先是對面的公車總站,原先這些公車站全部被一起標售,但因為三重客運的家族紛爭以及對標售價錢的認知差異,在董事會改選後另兩塊地被暫緩出售,據說新董事會對土地價值的認知非常的高,但實情是什麼、哪時候才會賣出我們外人自然是不得而知。
另外就是”步行範圍內”採買沒到非常方便,除了180米遠的518生活賣場,生鮮類大多落在650m-1.5km遠的舊市區內,所以大型採買大概還是要開車或騎車才能買齊,好在我還有近三年時間可以考機車駕照,再不行也可以騎綠牌的wemo,且就我的觀察,近五年南港子重劃內部的店數量正以驚人的速度增加當中。
總之,生活機能雖然不是特強,但我真的不太擔心,因為捷運站第一排的養地正逐漸開發,且已核定醫院在約700米距離,未來MRT蘆洲還會變五泰輕軌以及蘆北重劃區的轉運站,因此相信步行範圍內的機能在交屋後不久就會提升至完全體。
<整體規劃、建商>
*優點1. 口碑建商
維也納的建商是蘆洲在地口碑建商富莊建設,評價良好、長期擔任區域高價及顏值擔當
2. 戶數合理、無地主戶:
地很完整、因此總共規畫94戶純住家、數量適中,在普遍社區規模小於50戶的南港子重劃區非常稀有,比較能有完整的公設及管理員、垃圾清運、園藝整理服務,但又不至於像300戶以上或有套房的社區一樣雜亂。
此外,維也納公寓沒有地主戶,並且以2+1以及3房為主,沒有套房或<20坪的出租型設計,後續管理維護的變因較少。
Note:坪數是23坪2房1衛、26坪2+1房1.5衛、32/34/38坪三房
3. 車位規劃恰當
全部是可裝充電樁的坡道平面車位,同時2房可不配車、2+1房可自由選擇要不要車位。
*缺點:
1. 梯戶比偏低
一層八戶兩梯,雖然只有B2~13F,但仍屬偏少的設計,是規劃上一大缺點,唯一欣慰的是梯廳有開窗且電梯沒有緊靠任何一戶,避免電梯噪音干擾。


<建材>
我看房子一直都會把”基礎設計”跟”裝修材”分開,其中,基礎建材是維也納的強項,裝修材則僅是符合標準,不過裝修材(衛浴、五金、廚具)本來就不是我評估房子的重點,因為要自己升級太容易,所需費用跟房價比起來根本是九牛一毛:*優點
1. 樓高3.6米
樓高三米六是合法住宅高度的上限,並且讓架高地板下面當儲藏室的設計變為可能,在現在小宅當道的情況下,能在有限坪數內利用立體空間作為獨立儲藏室是奢侈的享受。
2. 隔音樓板
維也納的隔音樓板是由”潤泰”連工帶料施做完成,除了完全符合政府最新的樓板隔音法規,我更在意這是一套由知名建商在若干豪宅驗證過的系統,因為隔音法規是今年1月新建照才開始的規範,而我看到好多標榜德國、荷蘭的材料在市場上出現、其實材料都不貴,但我很擔心這些沒有在台灣環境驗證過、也不是由原廠工班施做的樓板,會不會在幾年後就發生沉陷、膨拱導致表面材破裂的問題? 畢竟建築領域看過太多實驗室100分、結果真實使用環境跟工班不同最後完全失敗的案例,這點維也納使用的潤泰連工帶料解決方案的確是深得我心。
3. 電動車充電
維也納公寓全部是坡平車位,而且所有車位均保留充電線管槽、可連接至當層專用之電動車充電總錶,因此不但可避免連接至自家電錶電流餘裕不足及超過容量電費暴增的問題,管委會也很容易對個別用戶計費,可以因應未來逐漸高漲的電動車或plug-in hybrid車需求。
4. 隔熱砂漿
雖然維也納公寓已經頂到容積獎勵上限所以沒申請綠建築標章,不過還是使用潤泰的隔熱砂漿作為粗胚打底,因此在外牆隔熱上可以達到綠建築評分滿分,減少西曬及冬季結露的影響。
5. 頂樓防水、隔熱
我不是買頂樓,不過這個建築工法不錯,雖然沒有使用更fancy的拜鐵膜等建材,但也沒有偷料並提供算目前標準的5年防水保固。
維也納公寓的頂樓採用自癒矽酸質防水水泥打底及邊緣導角+PU+玻纖抗裂+PU的複合工法(等於軀體防水材+RA3),而後上覆PS隔熱板並以泡沫水泥保護,因此隔熱性及對下方防水材的保護遠較傳統單層泡沫水泥為佳。
6. 給水及排水配置
維也納社區的水會經過水塔前的前置濾心(過濾固體髒污)、全戶濾水器(細過濾+活性炭吸附)以及廚下式飲用水過濾器共三道,但是我覺得影響更大的是其他部分:
A. 給水全部採用明管,非埋入牆壁或樓板後灌漿,對日後防水及維修頗有助益
B. 只有13樓不用中繼水箱
C. 使用完整的Studor吸氣閥+伸頂通氣閥(這個很多建案會偷掉)+PAPA正壓吸收器+大容量總存水彎,徹底避免水封破裂或乾涸引起的臭氣四溢問題
D. 每層樓水壓都控制在1.5-2 kg/cm2,重點是高樓層配置的是”緩啟動”+”恆壓”加壓馬達,且馬達室在屋突二沒有吵到頂樓住戶的疑慮,低樓層則跟大家差不多,使用減壓閥及主幹管的水鎚吸收器,但在每一戶的進水閥前有再多加裝水鎚吸收器,把水壓損害及水鎚噪音的風險降到最低(其實多加一個水鎚吸收器不貴,不過不少建商不管細節導致日後惱人的水鎚音)
E. 冷熱水管都有做披覆,而不是只有熱水管有,對於結露及減少水流聲都有幫助。
7. 四合一推拉智慧鎖:
推拉鎖就是比較漂亮,有包含指紋辨識功能,並為瑞士大廠上市公司Dormakaba品牌,算是比較有保障的選擇(Dormakaba為瑞士Kaba公司與德國Dorma公司merge後在瑞士公開發行的國際鎖頭/保險箱大廠)
*普通
1. 六級耐震:
以13樓而已有用到6000磅水泥算很不錯,搭配筏式基礎+近20米連續壁+基樁,只不過現在新建案結構大多有提升,因此僅算標配。
2. 衛浴、五金:
使用全套Toto+一顆toto全自動馬桶+廚房用Grohe龍頭,以這個價位的房子來看超普通到有點low,只是因為toto品質算很穩定,才沒列為缺點。
*缺點
1. 氣密窗:
氣密窗僅使用力霸品牌,由於不知道是力霸原廠或副廠出品,所以列為缺點,若最終確認型號為立山アルミ等級,則再調整為普通一項。這部分唯一欣慰的是在實際影響比較大的玻璃部分,維也納選擇採用6+6的low-e玻璃,所以在隔音上其實很好,但都破50萬了,沒有配個不二、YKKAP或三協,就是令人有點不爽。
<格局>
*優點:我們四位朋友剛好買了四個不同的戶別,有A/B/E/F四戶,而我是選E戶。
從格局圖可以明顯看出,維也納不是一個走傳統格局策略的建案,而是追求:
1. 高坪效:
所有的格局都沒有走道、幾乎零吃柱、壓樑輕微
2. 完整的公領域
在同坪數比較下,幾乎沒有看過更大更完整的公領域,以E戶而言,不被切割的公領域高達8.2*3.15m,顯大且容易後續設計規劃
3. 極高的主建物得房率
我自己購買的E戶得房率大約是63%,一般在60%而已(如果雨遮計坪則大多會再降到剩55-58%),再加上第一點所提的高坪效,無走道且主建物坪數中幾乎沒有屬於柱子的無效虛坪,實際上量起來可用空間很有感的比其他同坪數新房大。
Note:得房率=主建物/權狀坪數
*缺點:
1. 非公私領域分離
因為沒有走道,所以傳統上講求的公私領域分離在維也納完全看不到,而改採各圍繞公領域的設計
2. 有暗廳設計
最小坪數(23坪)採暗廳設計,我F戶朋友不在意的原因是他只打算住兩個人,最多就是多個小小孩,因此次臥將客變改為架高地板的書房,解決採光的問題並取其公領域特大合一的優點,足以做未來的私家甜點工作室使用。
3. 較需要裝潢
部分戶別電視牆周圍的門需要加強裝潢修飾(隱藏門等),同時架高地板及隱藏明管的天花裝修都會讓裝潢預算拉高。
Note:至於2+1房屬內客廳,因為維也納樓高夠而且是”大面積””面南””低檯度”開窗,所以我認為與暗廳差之甚遠,這間現場有樣品屋且面向與真實一致,直接去感受一下最為妥當。

<外觀公設>
李文勝建築師是我決定買維也納公寓的一大原因!在外觀上,建築以淺色石材搭配深色二丁掛,並且有大量的退縮作為前/側邊綠園道、鏡面水景及水中樹造景,由於梁柱外推所以立面相當立體,突出之外露柱或裝飾柱以淺色石材為主,其他則是深色或仿木色二丁掛,並且全部有造型雨遮規劃+金屬外飾板。(但雨遮不記坪不計價)
在公設配置上,因為一樓無店面,所以挑高六米的一樓均作為大廳、會客廳、閱覽室、琴房以及多功能廚藝中心使用,健身房及瑜珈室則是設計在二樓的位置,並且有空中花園的設計,垃圾及廚餘儲藏則安排在地下二樓,並且有專用垃圾車停車格。
園藝上維也納的主軸是會變色的楓香搭配落葉量少的常綠樹種樟樹、光臘樹,以上三種大喬木就算在樹穴中也會輕鬆長到3層樓的高度,雖然都市中最高可到5樓,但後期受根系範圍限制長得會很慢,所以未來三或四樓會比較有樹稍的感覺,另外比較特別的是維也納從園藝到所有室內公設都有音響播音設備,這點我在林口的福華謙邸有良好的體驗,的確可大大提升社區質感。



<銷售>
維也納採完全的不二價銷售,但會分階段調漲,價錢大部分在49-57。時序上,這個建案是5月中開始早鳥預約、然後6月開始call早鳥預約客回去看價錢簽約,目前得知大約銷售8成,三房好像剩4間、小坪數兩房剩高樓層、總量最多的2+1房則是現在唯一比較多選擇的房型。<最後總結>
能買到這間房實屬緣分,感謝討論群組,讓原已退訂的我們,能第一時間得知到想要的樓層有人退紅單的消息,順利在隔天一早捷足先登,除此還有三件特別值得紀念的事:1. 成家感:
在學時直接白手起家,女友跟我一起打拼了超過五年,從窮到自己差點付不出學費、看到頂好有打折的即期肉就好開心,到現在終於有能力完全靠自己買一間屬於兩個人的家,而且完全符合兩人需求,真的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也相信我們能像籤詩內容一樣夫妻百歲喜相隨。
2. 跟好友當鄰居
不但跟幾位好友當鄰居,而且跟兩邊家長也離不遠,感謝老天給予這超級幸福又難得的機會!
3. 住進李文勝的建築
李文勝建築師是我非常佩服的大師,從他第一個得獎的作品:天街樓井開始就不斷追蹤他的建築,除了聯上聽瀑等豪宅之外,更是佩服他在天街樓井、米蘭公寓等案突破傳統騎樓限制的創新做法,另外建築中考量日照、水面反光後設計出的美麗端景,也是他每一個建案最迷人又自然的裝飾,結果竟然這麼幸運,最後買了他設計的房子成為第一個家。
衷心祝福各位都能找到理想的家,不嫌棄的話更是歡迎大家來做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