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要脫手一間持有四年的房子,入手的價格是現在的市價的1/2左右.
然後再買一間未來有增值空間的地段,只是目前對於少子化的影響心裡還是沒個底.
只知道學區房別碰...或者乾脆全部拿去買股票比較好?
目前是先求低風險再求高報酬.
謝謝賜教~
民國87~92年的新生兒, 每年平均少5萬,
民國92年後則是少了1/3的新生兒,
民國87年生的現在22歲,
即將出社會, 影響非學區的租屋市場,
只要開始影響社會上的租屋市場,
房價才會開始崩,
為什麼? 因為房東抱不住了,
每年持續性的減少租客,
租不出去, 一定造成賣壓產生,
同時建商又是台灣經濟支柱,
故建商還是會持續性蓋房,
往後房市, 個人猜測新房的價格持平或微跌,
但二手房屋市場, 會下殺不少, 尤其老屋與地點差的.
跟現在買汽車道理一樣, 新車貴, 二手便宜,
看看杜拜這個例子, 就是空屋率太高,
而且經歷美國QE, 熱錢最多的時候, 還是跌了30~40%
投資最終還是要回歸核心, 炒房的核心是什麼?
剛需買盤.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