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都更三箭( 捷運、主幹道沿線、危老都更)
第一箭 就是「捷運蓋到哪,都更做到哪」
將「三環三線」升級為「三環六線」
導入大眾運輸導向(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TOD)概念,以捷運帶動城市發展
提高捷運周邊的使用機能,打造生活核心圈,創建場域多元發展,同時兼顧公益
捷運周邊為重點都更區,取得回饋空間,做為托育、托老、社會住宅等公益性設施
第二箭 主幹道沿線都更
優先健全法令,透過加給基準容積,進而拉高改建效能
保障原有空間,主幹道沿街推動環境整建,讓建築更安全、市容更美觀
第三箭 危老都更
針對土壤液化、老舊危樓、道路狹窄等急迫區域優先進行都更
增加老舊公寓裝設電梯誘因,建設高齡宜居城市
/////////////////
第一箭這個月初通過,建商必須拿出財力,蓋給政府社會住宅或公益設施,以取得較低成本的容積移轉。兩方得利,出地的甲方乾瞪眼。第二箭按字面推敲,可能面向40米幹道基地達2000M2規模,住宅用地改以360%基準容積計算、面向30米道路以345%計算,地主應會獲利,但分配則由既有店面地主與建商主導,原住宅戶吃點麵包屑,而且政府隨時注意要求社會住宅的索取。此二箭都會大幅增加建物總面積,若非上市建設公司或舊信貸良好建商唯恐沾不上邊,又政府為取得社會住宅的績效,更無法站在裁判方幫助地主合理取得分配,這是我不太樂觀看待的,請問你將如何作想。
既然要推動還分什麼等級
我新店老家跟幾戶鄰居也是想都更
總是有不同意的 當然都有難處
ex.施工期住哪,才剛改套房,新裝潢,一樓分不回一樓
每次地震又擔心又小期待
柱子歪了嗎 變危樓可以重建了嗎
政策大方向早就擬定好 這靠民間自發籌辦難度非常高
最難的是不管危老或都更 光初步整合時門檻就太高
少數住戶不同意就全盤卡住
找土地開發整合又像專業對付業餘素人怕上當
這三箭聽起來很烏托邦很理想 但實際沒幫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