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受「少子化」衝擊 2030年交易量下探20萬棟
編輯 林保宏 報導
2018/02/12 11:55
去年底美國中情局(CIA)一項最新報告指出,2017年全球生育率調查,台灣是全球第3低的國家。近年來台灣男女愈來愈晚婚,生育時間愈來愈晚,加上新生兒人數愈來愈少,「少子化」已經成為國內的危機,這樣的情況恐也連帶造成房市崩盤。國內就有專家預估,大約自2030年起,房市交易量每年恐下探20萬棟,將面臨嚴酷挑戰。
根據《中時電子報》報導,台灣現在面臨「少子化」的困境,不僅人口數減少外,加上平均壽命的增長,人口老化的問題也日趨嚴重,這些將衝擊國內房市的發展。
根據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統計,2017年購屋者年齡仍以30至40歲這個年齡層最高,大約占35%,一共約有3.9萬筆;其次是40至50歲,一共3.3萬筆,約占30%。從以上數據顯示,購買房子的年齡層分布在30至50歲這個年齡層,也是房市購買的主力,比例就占了65%。
就以30至40歲的民眾而言,可算是「80後」世代(1980~1989年出生),這年齡層是2010年至2019年的房市購買主力。該期間平均每年還有32.4萬棟買賣轉移,若以「80後」平均每年出生人口數約36.1萬來算,要撐起每年30萬棟轉移量還不成問題。
但若是以「90後(1990~1999年出生)」、「100後(2000~2009年出生)」這2個世代,出生人口數僅剩下31.6萬仁和22.6萬人,等到購買主力轉移到「90後」這個世代,專家評估要撐起每年平均30萬棟的轉移量就很困難了。
尤其自從2030年後,先前提到「100後」平均每年新生兒人數僅22.6萬,屆時別說平均每年30萬棟了,若無其他的外來買盤支持,恐怕連20萬棟的支撐都有困難,可能會因此下探。
專家預估,少子化對於房市的衝擊時間,預計在2020年後會比較有感,到了2030年恐會影響最為劇烈。等到人口數明顯下降時,購屋人數減少,房市恐面臨銷售壓力而有售價調整的修正空間。
-----------------------------------------------------------------
我估計是5年後就會有感覺,這新聞是2年,比我估計的還快,預計在2020年後會比較有感
收入都從28K 變25K
大環境 自己吃都吃不飽了。還管別人房價跌
身邊接觸到幾個大陸籍。單親的女
猛。都能自己買房 在萬華
這就 是未來可能 出現的購買者
至於他們是做什麼的 都是賣衣服的
八方雲集的老闆 也很多大陸籍的。吃苦耐勞。強悍
東哥cdy wrote:
房市受「少子化」衝擊...(恕刪)
東哥cdy wrote:
房市受「少子化」衝...(恕刪)
發在新北市!!!給你個資料!!!
民國88年人口=350萬
民國107年人口=398萬
過了19年=當初88年生=現在大學生
再過11年=30歲這些將是首購族

喔!對了,這兩年新北市人口將破400萬人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
https://www.ca.ntpc.gov.tw/Population/List?wnd_id=68
圖片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827000279-260106

少子化是一個原因。 另一個大原因:
逾三十年老屋最多是新北市,將近六十八萬宅,其次是台北市,將近六十萬宅
這些房子將在未來20年陸續都更(鋼筋50年使用壽命), 如果一坪換一坪,
原來5層老公寓,建商大約要建10層樓高,才有利潤(不確定)
全部改建, 會多出 68+60萬 新房子, 一間房子算3~4人, 整個大台北還要塞進128萬*3~4人 將近400萬人, 可能嗎?
如果不一坪換一坪, 自己都更, 台北老公寓2000萬, 加上自己改建成本(不清楚多少, 算300萬了)
就是你買了台北老公寓2000萬 但使用不到20年, +300萬都更,使用50年, 成本就是2300萬使用70年。
一年費用32萬, 都比租房子貴了。

東哥cdy wrote:
根據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統計,2017年購屋者年齡仍以30至40歲這個年齡層最高,大約占35%,一共約有3.9萬筆;其次是40至50歲,一共3.3萬筆,約占30%。從以上數據顯示,購買房子的年齡層分布在30至50歲這個年齡層,也是房市購買的主力,比例就占了65%。
就以30至40歲的民眾而言,可算是「80後」世代(1980~1989年出生),這年齡層是2010年至2019年的房市購買主力。該期間平均每年還有32.4萬棟買賣轉移,若以「80後」平均每年出生人口數約36.1萬來算,要撐起每年30萬棟轉移量還不成問題(恕刪)
因為市區沒地了,人越來越多,只好邊邊重劃

買不起,因為沒富爸富媽,只好三代同堂,等繼承

市區老屋危樓多,買不起新,等不到都更,全家擠一起

新年快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