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是每週更新,除非真的忙不過來。)
還有整理在不動產市場從業的實戰心得。(歡迎業界前輩指教)

2樓更新:八月份板橋區成交行情
3樓更新:「置產型的投資客是如何操作的?」
45樓更新:「如何買到會賺錢的房子?」
46樓更新:台北蘋果-最新九月份板橋區成交行情至9/20
50樓更新:「為什麼投資客買的到便宜的房子?」
56樓更新:「如何讓您的房子賣高價?」
關於「看空」言論及筆戰說明:
小弟有幸在房地產從業服務,因此有機會和很多董事長、大老闆請教人生經驗。
曾有醫療公司董事長教導過小弟:「時機再好的時候,也有人跑路;時機不好的時候,也有人賺飽飽」
在您「怨天、怨地、怨老爸」的時候。小弟也許正開著賓士,載董事長去看巴黎十六區。
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所以看空言論、筆戰,小弟一律不回應,請多見諒。

關於成交行情的誤差說明:
「誤差」是有可能的,畢竟我是「致電」確認成交行情,不是每件成交的案子都是我在場跟著簽約的,相信每一個屋主都想賣高價,每一個買方都想買便宜,這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就是因為這樣的「人之常情」所以才有「居中」的仲介出現,如果大家都願意透明價格「一口價」的話,那買賣房子上大賣場就可以了,「房仲」這個行業也自然就會消失。
如果您有用心觀察的話,有些成交行情是寫「約」xxxx萬,那是因為屋主不願意告知簽約金額,小弟為了讓大家有個概念,所以會折衷採用「屋主當初認同代理人售出」的價格。
事實上,是有可能會比「簽約」價格高的情況。
不過這樣有一個好處,這個「價格」是屋主「願意」出售的價格,買方也可以有一個參考的依據,如果寫我自己「猜」的成交價,誤導買方,讓買方買不到,屋主也不願出售,反而不是好事。
為了保障交易安全,所以門牌號碼大多不寫,但是如果您有確定的價格,那也很好,您對目前這個區域的成交價資訊,是比小弟還明確的,希望能對您有更有利的幫助。
「價格」只是一個時間的參考,過了六個月之後,這些資訊就沒多大意思了。
但是在「現在」這個時間點,如果身為坐在電腦前面的各位,可以用這個價格來分析「進場時機」,這才是我當初的本意。
賣高賣低,與仲介無差,仲介要的是成交量。
商場心機用盡,但小弟作生意重「誠」,所幸能討生活至今。
言語如有冒犯前輩之處,請多見諒。
晚輩 Alfie 敬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