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看到有人抱怨房價高漲,買房不易
忽然回想起自己在15年前買第一間房時有比現在容易嗎?
當時房價600萬,貸款只給7成,首購利率還要9%
等於自備款180,一年光利息就要37.8萬
假設現在同樣的房子要價1000萬,貸款8成,利率2%
等於自備款200萬,一年利息只要16萬
相較之下
現在買房只需多付1成的自備款,但一年卻可少付2.36倍的利息
恍然大悟!
原來現在有這多的投資客來炒房價
完全是拜政府所賜
在超低利率的環境
投資客怎可能退場?
房價怎可能下跌?
政府打房?
聽聽就好!
superb wrote:
15年前買第一間房時有比現在容易嗎?...(恕刪)
15年前剛好我買房並沒便宜喔、15年房貸首購、每貸100萬
還款1萬7%利率、但當時銀行利率6%、我查了一下一直到
5年前我房子一坪只直30萬、當年新建案差不多40萬、但我買
時一坪23萬。(也就是十年中房價只漲了6-7萬而己、比當年定存
還差、算貶值。而5年前值1100-1200 現值2100-2300成交價)
15年前我現金拿出就近700萬、光放銀行利息一年就40-50萬。
那幾年女王還一直罵我笨、又不是沒地方往。
所以說15年前房價貴嗎?算很貴、很貴、有錢大多寧可放
銀行也不會買房、除非真有須要。
rencheng0913 wrote:
15年前的600萬,...(恕刪)
你太誇張了吧、15年不可能漲10倍的.帝寶當年
一坪75萬現在也才200萬、房價真正起漲是這5
年的事、這5年平均臺北市漲了2.5倍、而投資客都
說這只是反應消失的10年而己、低利率是它的催化
劑。(也就是2004-2005年前後是房價的最底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