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大好阿:
小弟自從購買新家後,被樓上的住戶吵到快瘋掉了,一直很想要在換新房!原先是想說,鎖定頂樓物件好了,但是發現似乎許多大大,在多年後,幾乎都會有漏水的狀況,處理起來相當棘手!但想想也很諷刺,我想大家都很討厭樓上的發出擾人的聲響,但似乎卻仍有許多人會製造出該噪音,講起來,就是沒公德心嗎.............發發牢騷................
最近才發現有這中空樓板的工法,似乎能夠有效阻絕樓上的噪音,但我發現目前很少有看到這種建案呢!所以想請教各位大大:
1、台北縣目前哪邊有這種建案呢?(非豪宅喔)地點及案名............若有中和的話,最好囉.............
2、目前該建案平均價格約多少?
3、這種工法是不是真能有效隔音呢?..............若有親身體驗的大大,希望能發表一下呢.........
感恩....................一直被噪音困擾的住戶............................
如果你了解 [中空樓版] 的特性, 希望你也拿得出那個錢.
沒有惡意, 只是希望大大與大大們能夠對於某個東西有進一步的了解, 才去提出這一類的問題.
就小弟的了解, 很抱歉, 中和是不可能有 [中空樓版] 的案子出現, 原因很簡單, 因為沒人買得起.
給您幾個簡單的連結, google [中空樓版] 前四名:
技術專區 - 中空樓版
地上結構體工程
建築技術 - 中空樓版 (日文)
來源: 柏宇德工程
名章企業 - 預鑄中空樓版
對於我們這些 [建築人] 而言, 最頭痛的就是, 給客人好東西, 結果客人不願意出那個價錢買, 不用幾次, 就不會有人願意引進新東西了, 於是, 台灣的建築水準一直沒有辦法進步, 就算是那些動輒每坪上百萬的豪宅, 也不見得有新工法的引進, 有的只是地段, 只是建材. 其實這是很可悲的, 無論是建築人, 建商, 還是客戶.
簡易的中空樓版有個更糟糕的事, 那就是一但有問題, 媒體一定又說這是黑心建商, 在樓版之中填保麗龍偷工減料... 哇咧...
所以我說, 在中和, 不會有使用 [中空樓版] 的建案出現, 因為沒有人買得起.
為什麼? 因為大家只會比一坪多少錢, 而不會去比建商蓋房子到底有沒有用心.
對用心營造的建商, 台灣的買家根本不會給予肯定, 不願意花多一點錢去買, 所以到最後, 幾乎所有的建商都變成黑心的.
埋怨建商都黑心, 消費者其實也是推手之一, 這是我在台北, 竹北, 台中觀察三個月的心得.
人生?大哉問!
1.R.C.造建物樓地板通常設計厚度大概是幾公分?厚度多少隔音較佳?
2.一般建築物要看樓地板厚度,是不是看竣工圖或施工藍圖
3.承第二題,已完工建物有哪些撇步(缺乏圖的情況)可以大概判斷出建物樓地板厚度
4.一般所謂的樓高限制,是指到頂樓樓地板還是指到屋突最高處
懇請解惑,非常感激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ROBERT wrote:
請問Rhisiart...(恕刪)
我來嘗試回答一下,雖然我離開土木建築很久了
1.R.C.造建物樓地板通常設計厚度大概是幾公分?厚度多少隔音較佳?
--> 以前比較早期的建築大多是12公分,近期大多15公分,後來好像還有發展到18-20公分?不過應該現在大部分建築是15公分吧
2.一般建築物要看樓地板厚度,是不是看竣工圖或施工藍圖
--> 看施工圖一定看得出來
3.承第二題,已完工建物有哪些撇步(缺乏圖的情況)可以大概判斷出建物樓地板厚度
--> 這個好像比較難,不過或許有建築業的高手可以幫忙回答一下
4.一般所謂的樓高限制,是指到頂樓樓地板還是指到屋突最高處
-->恩!!我沒聽過樓高限制,可能也麻煩其他先進幫忙解惑一下了
開價都只別人高出2萬左右而已(我是在桃園看的,所以價錢還算平實)
看不出來這是有多高貴的施工法,看建商肯不肯多花心思而已
一般RC結構的大樓,樓板厚度標準是15公分,有中空樓板的則會到25~30公分
中間塞的有保麗龍球(樓板25公分),也有中空鋼管(樓板30公分)
至於隔音效果好不好?你看房子的時候兩個人一起去
叫另一個人到樓上重重跳躍或敲地板給樓下的人聽
差不多就可以測出一個大概了
但隔音也不是一定要中空樓板才行,畢竟有做的建案是少數
而在台北那種地方,這絕對被當成抬價的依據(雖然做起來沒貴多少)
一般沒做的如果樓板夠厚,甚至施工時的是高磅數的水泥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就看做出來的效果你能不能接受
噪音大小畢竟是個人感覺的問體,有人覺得中空樓板有效,但搞不好你覺得沒效
那有中空樓板跟沒有還不是一樣?所以不管有沒有做,先用上面的方法測測看
自己心裡有個底比較實在
再不行,自己做天花板的時候多隔一層隔音建材也是個好選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