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回應]自住沒差討論串

先承認我是仲介
但我也是別人的女兒,老師的學生,男友的情人,房地產的買方。(沒錯吧!)
身為目前還沒有錢可買屋的買方
我認真的也投下自住沒差的票

but

一定要負擔得起
一定要心中無漲跌
至少住個十年才會有換屋需要


and

不是自住沒差就不用殺價
依然要殺很大,殺不用錢


我個人(不帶仲介色彩)買房子也有一套想法(雖然大家可能不以為然)
稍差的不考慮(要住十年耶)
很棒的不猶豫(即使價錢硬,殺多少算多少,不要太猶豫)

自認為差的房子不如不買,我不會花力氣砍價(砍到也不想買才對吧)。
很棒的房子,若負擔得起,殺之我幸,殺不得我命(被買走才會氣絕)。

幸好還沒看過買得起,又這麼棒的房子......
事實上也還在負擔不起的階段 ....

我也很希望房市可以跌到一個人人有房住的美麗新世界(換同業排擠我)

為何不呢?

1.我也買得很開心啊
2.人人買得起,仲介有生意啊

不過,如果要等等再等呀等~眼角等出魚尾紋(冷...)

總之,買或不買都屬個人規劃與考量,並沒有想喊話造成什麼影響(哪可能啊?感覺像魚在水裡吶喊,鳥在高空怒吼....)

有需求也渴望購屋成家的人,作足功課,然後放下漲跌,然後精挑細選,然後能砍就砍......買了就高興的住。
不想讓投資客、建商、狗屎運搭上漲潮的屋主....佔便宜,那就不要買。繼續努力唱衰房市,加油!(我也幫喊)
並且,其實不買房子而跟家人住也很好,我一直覺得地球快滅亡了...
「每個人」都要有一台車....「每個人」都要有一間房...一間房就要有兩台冷氣基本,暖化還不夠嚴重嗎?
建設本身也是一種污染啊!!!所以能不撇下父母成為空巢族的人我也覺得偉大!飯菜一起煮一起吃,省水省瓦斯!
所以,如果你是等等族,又能跟父母住(或者已有自己的家庭單位),對地球是很有貢獻的!...離題...

說回正經,租屋族真的是可以加以衡量一下,值不值得這樣等。除非就喜歡無拘無束,三年住這,三年住那...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發善心助房東安穩渡餘生。否則,有幾位大大分享得不錯,租屋二十年又能得到什麼?還有個有點極端但頗值得思考的分享提到,從92年等到現在的人,又得到什麼?(貪財的人甚至錯失漲勢)

再等下去,大家究竟會等來什麼樣的局面?這個就任人想像了。

專家的話,業者的話,民間的心聲,各自表態抒發,但誰真的能保證接下來的局面呢?

反正一樣米百樣人,有人寅吃卯糧,有人未雨綢繆,有人及時行樂,有人故步自封....有人就愛買得爽快,有人就愛貨比三家,有人被貼標籤無所謂,有人就會起毛球....(默)

總之,論壇就是要討論,就是要有來有往,大家才有收穫,千萬要尊重他人的發言,不要傷和氣啊!...


by 不積極出沒01的仲介



自住沒差討論串: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961466&p=1
2009-03-12 10:1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討論串
哪一家的仲介 哪一區的

很坦誠~~ GOOD~~
christee wrote:
說回正經,租屋族真的是可以加以衡量一下,值不值得這樣等。除非就喜歡無拘無束,三年住這,三年住那...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發善心助房東安穩渡餘生。否則,有幾位大大分享得不錯,租屋二十年又能得到什麼?還有個有點極端但頗值得思考的分享提到,從92年等到現在的人,又得到什麼?(貪財的人甚至錯失漲勢)

我照您的說法從另一方面思考...順便正經的繼續討論...
購屋族真的是可以加以衡量一下,值不值得這樣買。除非就喜歡讓銀行賺利息,喜歡高風險,工作沒了也無所謂,.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發善心助房仲建商投資客安穩渡餘生。版上有位銀行存款八位數的大大分享的不錯,就算他現在沒了工作,他還可以靠存款快樂過個30年..不用擔心房貸的問題..還有個有點極端但頗值得思考的報導提到,目前有24萬被法拍的人,又得到什麼?(貪財的人甚至錯估情勢)


的確不同看法不同意見啦!

我倒是同意樓主的「負擔的起」和「住個十幾年以上(這才叫自住吧!)」,
負擔得起,當然壓力不會大,才能住的安心安穩!
住個十年以上,誰知道十年後會怎樣??還擔心漲跌?

當然自住沒差也要買個合理價位!
因為現在的價位多是違反「負擔得起」的原則。
所以當然要殺很大,殺不用錢........

真的喜歡,貴了點,也要買的甘心......這樣才會住的爽...爽爽的住十年以上...


這個才叫做「自住沒差」啦.........

我不是仲介..
除了去年買的外
手上房子也都持有好幾年
是沒有這麼多自住的需求
只是把他當作讓自己儲蓄的壓力
跟賺錢還款的動力

就個人整體財務考量
大概數字試算
一間套房500萬,租金大概1萬5/月
若是自有的話,其中利息支出,包括頭期款財息損失,大概1萬/月,稅金大概1仟/月,成本大概1萬1/月

自住的話
每個月負擔房貸大概27500,
雖然每個月要支付的金額比較高
但是其中16500是把錢存下來,11000才是有去無回

買房子自住跟租房子比,沒有寬限期的話
每個月自住負擔雖然多了12500
但是整體資產卻比租房子多了4000

不然房東要賺啥??
另外
租房子每年可以扣抵12萬上限
貸款可以扣抵30萬上限
還可以節税

另外
自住的話
漲了我還是住
跌了我繼續住
付得出來就好
??
我也同意『自住沒差』的說法,但和一般人是反向的。

我同意的部份是:
你(業務)和我說,這間房子,過幾年一定會漲!
但是,漲了有什麼用?
我一家大小都住在裏面,就算漲了,我也不可能賣掉啊?賣掉了,我一家大小要去住哪?

不用和我說:你可以換大一點的房子啊?

未來的事,誰知道?

而且,假如這一間真的漲了,更大的那間會不一起跟著漲嗎?
christee wrote:
說回正經,租屋族真的是可以加以衡量一下,值不值得這樣等。除非就喜歡無拘無束,三年住這,三年住那...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發善心助房東安穩渡餘生。否則,有幾位大大分享得不錯,租屋二十年又能得到什麼?還有個有點極端但頗值得思考的分享提到,從92年等到現在的人,又得到什麼?(貪財的人甚至錯失漲勢)
----------------
這段文, 還是無法跳脫仲介的說法

租屋族真的是可以加以衡量一下,值不值得這樣等
[我說]: 購屋族需要為了一個不合理的房價, 背負20~30年的房貸. 值不值得這樣做
生活不是只有住, 是食衣住行育樂的結合, 為了住, 犧牲其他五項, 個人認為不值得

否則,有幾位大大分享得不錯,租屋二十年又能得到什麼?
[我說]: 得到其它食衣行育樂的補償,
不是說了嗎, 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要房子做什麼


從92年等到現在的人,又得到什麼?
[我說]: 15year 前, 買在桃園的包租公/婆 又得到什麼
說說我的例子吧!! 我的房東 15 year 買在桃園的新光三越對面,
當時買 18.X 萬/坪, 目前市價 7.X萬/坪. 那時的貸款利率11%~13%,
若說桃園不能跟台北並論. 那ok 我們試目以待

我目前租的地方 17000/月 (含管理費, 車位) 共 62坪, 住的還算可以, 每天開車到台北上班
我只要看到我同事住在台北那種舊公寓(4X 萬/坪), 巷內停滿了車, 每天找停車位的日子, 就另人受不了
大半的積蓄就貢獻在那個舊公寓上(30坪), 我認為不值得
有人提到24萬法拍戶 , 小弟個人認為這代表這24萬法拍戶的"停損觀念"很差.
如果是投資客那小弟會說活該被法拍 , 要跳樓的去跳一跳吧 , 做生意的人沒有停損觀念 ,
那就是自不量力且願賭不服輸. 某部長的不賣就沒有賠真的害到不少人阿...
如果是自住戶那小弟只能說買錯時機了 , 下回請做好功課再來吧......

有人會說 , 我買房子是拿來自住的 , 又不是投資的 , 為何要停損?
要說這話的前提是 , 自住的貸款已經付完了 , 你每個月不用再付房貸 ,
這時不會有被法拍的風險所以沒差. 但若是還在付房貸 , 而房屋現值已經小於購買時的價值且
差距不小甚至可能低於房貸金額 ,再加上經濟不景氣而減薪/無薪假 , 請認命的認賠出售吧 ,
萬一交由法院/銀行來法拍 , 價格又不足還清房貸 , 這時就會感嘆萬金難買想不到阿.....
出來混 , 遲早要還的
就個人整體財務考量
大概數字試算
一間套房500萬,租金大概1萬5/月
若是自有的話,其中利息支出,包括頭期款財息損失,大概1萬/月,稅金大概1仟/月,成本大概1萬1/月

自住的話
每個月負擔房貸大概27500,
雖然每個月要支付的金額比較高
但是其中16500是把錢存下來,11000才是有去無回
-----------------------
這有幾個迷思, 包租公/婆 沒那麼爽啦

1. 20年內利率不會漲 ?
2. 一年12月都滿租.
3. 稅金跟維修成本
4. 遇到惡房客的情形, 欠繳房租
5. 給仲介抽走的一個月, 若自己帶看, 那些時間成本, 最進還遇到一個會隨機挑房東的, 在天母德行東路
自住可能沒什麼差
但貨比三家少吃虧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