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難題引退建潮,北市920件危老核准「96件失效」

3大難題引退建潮,北市920件危老核准「96件失效」
記者項瀚/台北報導
3大難題引退建潮,北市920件危老核准「96件失效」
老屋改建議題再受到關注,《危老條例》實施6年,台北市共核准920件,但其中有多達96件備註失其效力。安信建經專家表示,小面積危老案會面臨3大難題,引發棄建潮。

本月3日花蓮發生規模7.2強震,花蓮傳出2棟建物倒塌,全台各地多處房屋震出裂痕、樑柱斷裂及鋼筋爆露等受損災情,再次引發老屋危樓重建議題的關注。

據台北市建管處統計,北市共累計核准920件危老案件,其中96件備註失其效力,以中山、中正、大同區為大宗。進一步觀察,失效案件有71件、占74%,為面積未達150坪的小型基地開發案,顯示迷你基地危老案件推動充滿困境。

安信建經總經理張峰榮對此表示,《危老條例》實施至今已6年,受建商青睞的中大規模經濟危老重案皆已陸續成案,「而小面積危老案在重建中往往會面臨營造成本過高施工難度高廠商無意承攬3大難題,導致重建案往往無疾而終。」

張峰榮補充,小面的開發案本來造價成本就高,面臨造價大幅上揚,每坪成本超過35萬元,大幅超出地主的預算,容易使屋主打消重建意願。

其次是因連棟建築、巷道較狹小共通點,造成營造施工難度較高,不僅易造成鄰損,嚴重狀況還可能造成工程停擺。最後,在無不動產業人派資源之支撐,較難找到品質優良的營造廠承接,拖到重建期效屆滿的情事便會發生。
2024-04-10 14:21 發佈
巷道狹小 都只能大面積整合巷道廢止或改道作業要點去辦理才有可能

牽扯住戶會較多 都需要有共識很難
小面積還有個問題,就是未來有可能會卡到旁邊大面積
小面積...還是像公寓,沒人管理,要自己收掛號,外送,倒垃圾
所以現在要推大面積容積奬勵,面積愈大,容積奬勵愈大
不然政府死抱著容積能解決幾十萬老屋嗎?
老公寓就像人,老了也會骨質疏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