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屋半年多,目前有兩個覺得可以考慮的物件掙扎中。
一個是靠近福林橋的15年大樓的1樓,主加陽約34坪;
一個是離葫洲捷運站走路13分鐘的37年別墅,主加陽約90坪。
兩間開價都在四千萬上下,別墅多三百萬,但購買後都要花錢整修。
前者是廠商施工品質不良,15年屋磁磚已經開始掉落,拋光石英磚地板也破損好幾塊。
後者屋齡已高,一手屋,水電管線未曾更換過,壁癌不嚴重,但看到同社區已經有很多間重做外牆。
上班通勤前者只要3分鐘(上班地點在士林),後者則要25分鐘。
增值空間則以士林的物件可能性較高,畢竟北士科剛要發展,而老別墅這十年價格無太大漲跌,隨著屋齡增加,估計也不太可能上漲。
買房目的是自住,再通勤12年可退休。
目前主要的糾結點是:通勤時間(大樓勝)、天氣溼度(大樓勝)、隱私(別墅勝)和可運用空間(別墅勝)。
對於居住在士林的食衣住行自認已經有相當熟悉度,主要對葫洲一帶並不了解。
所以想請問有住過葫洲站的朋友可以分享居住在葫洲的心得嗎?
或是住過老別墅的朋友,[養]一棟老別墅大概要花多少錢呢?(若只算抽換管線及外牆防水等必要工程的話)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