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好慘,房價一直創高還能賠千萬,違反土地分區後果不是人人懂吧

這幾則新聞也太慘
房價一直在創高,他們還能夠慘賠一千到兩千多萬
而且還都買六年以上了
好慘,房價一直創高還能賠千萬,違反土地分區後果不是人人懂吧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10530/ASGH3M5275EUPH5Z2D2AVVVEFM/
好慘,房價一直創高還能賠千萬,違反土地分區後果不是人人懂吧

就只因為「違反土地使用分區」問題賠了幾千萬也太衰
房仲當初賣的時候,肯定只會用話術包裝讓你覺得撿到便宜,沒講清楚可能產生的後果吧?
不會再三強調這裡其實算是商業娛樂區,不能蓋住宅
不會跟你說這裡要繳的是「營業用」的房屋稅
不會跟你說「地價稅調漲5倍」
更不會跟你說不能「重購退稅」
讓他們現在搞得也只能低價賠售

撇除買得起豪宅的有錢人就算了
一般人存錢存一輩子買房,遇到這種事情怎麼辦?
好慘,房價一直創高還能賠千萬,違反土地分區後果不是人人懂吧

正常買房大多也只管價錢、生活機能,哪會再顧慮其它的
如果房仲沒講清楚,甚至刻意規避,只跟你講機能好、價格又不貴,不買可惜
一般老百姓不就也有可能落入一樣的圈套?
真的被檢舉要拆除不就慘了
2021-09-16 10:34 發佈
P董不要 wrote:
這幾則新聞也太慘房價(恕刪)


?????

台北市我不清楚,新北市工業住宅都爽爽住,哪一個被拆過????
194319431943

不是啦 . 是看到大陸房市泡沫逐漸白熱化 , 擔心台灣也快泡沫了 , 提早認賠殺出 , 免得套勞永遠賣不掉 !李嘉誠2016年出清大陸房產 , 當時大家都笑他笨 , 現在套牢賣不掉的人都笑不出來 !

2021-09-16 21:47
P董不要 wrote:
房價一直在創高,他們還能夠慘賠一千到兩千多萬
而且還都買六年以上了



台北市很多房子都是今年剛回到2014的高點而已~~
當年高價追的都是賠錢居多~~

南港重畫區那邊套牢賠售的一堆啊!!中山北路也是一堆賠售~~

這些大部分都是投資啦~~跟什麼分區無關~~只能說貪心活該
ugogy wrote:
????? 台北市我(恕刪)

被檢舉或清查的話 罰錢跟拆除的疑慮都有
是好像還沒看過真的拆的
塞翁失馬007 wrote:
台北市很多房子都是今(恕刪)

違反土地分區的應該賠更慘...
就算房仲避重就輕,但至少合約也一定會寫到,不然就等著被舉證了
自己要買後果要自己了解清楚,風險本來就自負


土地使用分區懶人包不用謝
https://news.houseprice.tw/3222
這房仲沒問題嗎?

土地使用分區不明有無告知業主?

不然就吉他!
Sunlight1203 wrote:
就算房仲避重就輕,但(恕刪)

沒了解過 真的很容易被話術吧
bike speed wrote:
這房仲沒問題嗎?土地(恕刪)

就算有告知 也不知道告知的程度到哪,有沒有講得夠清楚
資源移轉,人口流動罷了,1000萬間房子漲100萬間跌,整體是跌還是漲?
工作機會帶來銷售服務業,帶來了建設,人多就成市,成市土地就有了價值,
但人就這樣往那邊跑那邊就漲,
人消失了,土地自然回,
但整體來看,臺灣近一年總存款增加兩成,代表甚麼意義?這才是你該思考的
思考少子化空屋率是沒用的
因為當你有一千萬,買間800萬還可以接受
但當你有2000萬時1600萬的房子似乎也是可以
好比蛋餅,原本25元,你卻叫了外送45元,樓下早餐店看你45元蛋餅你都吃的下了,那她賣你35也是合理自此蛋餅賣35也就成為公定價了
價格高低從來就不是供需問題,而是接受度問題
當臺灣總存款多了兩成時,你想普遍價格的接受度是變多還是變少了呢?其他只是一個說詞罷了,就跟10元店一樣明明成本一元賣你10元你還買?至於原因方便,臨時缺,想到就買都只是說詞罷了,你會抗議他賣太貴嗎?不會!為什麼?因為你接受他的價格
一堆車商幾萬台車賣不出,堆在倉庫放到爛放到報廢,為什麼不降價賣?是有他的道理在的
記住一點財富向來不會向多數人集中的而是少數人,想變有錢人?就必須由有錢人的角度想起
Rommel.Lin

空屋率怎會沒差 樓下蛋餅都賣45 總會有人先降價阿...房仲客戶每年少10萬客戶起跳 哪可能沒差 ...有做生意都知道 就像夜市賣水果賣250的

2021-09-16 20:37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