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連勝文選舉那時提到
「內湖、南港區晚上黑壓壓一片」
「沒有便利商店、傳統市場」連個百貨公司都沒有
內湖民眾還得要翻山越嶺去信義區血拚
就連區公所晚上也是漆黑一片
---------------------------------------
以這標準看,木柵才是真的這樣吧,完全是被當邊緣區對待?
文山區在合併之前,分為景美、木柵兩區
今天扣除景美那邊不看,「光看木柵區」
還真的一家百貨公司都沒有,區域內也沒大賣場
晚上區公所附近也是黑壓壓der,木柵也幾乎都沒有新聞版面
是不是木柵人太容易滿足了? 多年下來都沒重大建設,除了一條聯外的信義快
但這也正好符合上述所提的,「翻山越嶺去信義區血拚」
1.上述已提及,景美木柵應該分開來看
本篇主要討論「木柵」,而非整個文山區

以前木柵景美區界來說,主要為幾處:(已附上地圖)
一、世新木柵路底,二、懷恩隧道、三、溝子口(再興中學) 四、萬芳路/萬美街
2.http://www.newsstu.tp.edu.tw/modules/news/index.php?start=0&storytopic=4
我所見的只有今年而已,有些還是「景美」那一邊的
比起別區年年額滿,對比後來看,這其實沒什麼好炫耀的
3.政大/附中附小隸屬「國立」單位,隸屬教育部,木柵只算順勢沾光而已
真要說市府的建設,大概就是搞了一個木柵二期重劃區(但生活機能=0)
4.萬芳醫院那邊是屬於景美區,萬芳高中也只是硬升格的完全中學
扣除掉之後,區內沒有任何公立高中,勉強要說只有一家景美女中(算原木柵區)
對比郊外士林北投南港,木柵這方面很缺乏,小孩讀高中都要跑很遠(除非你直接讀私立)
5.扣除這些後,木柵如果不屬北市,那大概也只會跟深坑差不多
(辛亥、莊敬兩條隧道,也是合併之後才做,甚至辛亥那邊屬於景美)
信義快算是最近的「大建設」,方便翻山越嶺逛信義區百貨

6.更諷刺的是,木柵那邊A級地段,還是靠近「新店」那邊
木柵線不看萬芳醫院站之後,後三站來說,幾乎等於蚊子站,等於沒有多少捷運效益
7.在道路幅度有限下來說,其實如果這區當成別墅區來做規劃,倒也不算差
這區先天道路規劃不佳,也受限地形無法拓寬下,過度開發更是雪上加霜
更大的錯誤,新興住宅大樓都蓋山上、小巷,導致原有道路不堪負荷,造成交通惡性循環
8.多年下來區內重大建設來看,幾乎是撿別區剩的,區內生活機能也是不足
木柵附近的居民 要不要申請看看
划算蠻多的唷
台北市公共住宅招租網-文山區興隆D2公共住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