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說內湖南港黑壓壓,其實台北市真正最落後的是「木柵」吧?

四年前連勝文選舉那時提到

「內湖、南港區晚上黑壓壓一片」

「沒有便利商店、傳統市場」連個百貨公司都沒有

內湖民眾還得要翻山越嶺去信義區血拚

就連區公所晚上也是漆黑一片
---------------------------------------
以這標準看,木柵才是真的這樣吧,完全是被當邊緣區對待?

文山區在合併之前,分為景美、木柵兩區

今天扣除景美那邊不看,「光看木柵區」

還真的一家百貨公司都沒有,區域內也沒大賣場

晚上區公所附近也是黑壓壓der,木柵也幾乎都沒有新聞版面

是不是木柵人太容易滿足了? 多年下來都沒重大建設,除了一條聯外的信義快

但這也正好符合上述所提的,「翻山越嶺去信義區血拚」
2018-08-04 15:30 發佈
文山區很多軍官教
木柵靠這些人撐
小弟就是文山長大的

娛樂什麼不重要
重要的是文學氣息

你知道台北市今年最多額滿小學學校是那一區嗎?
又你知道北部有能力生小孩的家庭收入是較多還是較少?你的生活作息跟有小孩的家庭不一樣,落後的定義就會跟人家不一樣。
路過,,,打個哈欠 ~~ 木柵沒這麼差啦 ~~
文山區今年才從北市易淹水區除名
文山跟內湖南港、士林北投都是後期才劃入北市
早期規劃跟原本就屬北市的中正大安等
大路的騎樓之外還有人行道,且人行道多有植栽、為棋盤式道路等不同
也可以看出當時北市、北縣的都市計畫相差許多

感覺文山受限位置、地形
每次去政大、貓空都非常塞,看似也很難有重大發展,會更負荷不了
逐一來回覆:

1.上述已提及,景美木柵應該分開來看

本篇主要討論「木柵」,而非整個文山區



以前木柵景美區界來說,主要為幾處:(已附上地圖)
一、世新木柵路底,二、懷恩隧道、三、溝子口(再興中學) 四、萬芳路/萬美街

2.http://www.newsstu.tp.edu.tw/modules/news/index.php?start=0&storytopic=4

我所見的只有今年而已,有些還是「景美」那一邊的
比起別區年年額滿,對比後來看,這其實沒什麼好炫耀的

3.政大/附中附小隸屬「國立」單位,隸屬教育部,木柵只算順勢沾光而已
真要說市府的建設,大概就是搞了一個木柵二期重劃區(但生活機能=0)

4.萬芳醫院那邊是屬於景美區,萬芳高中也只是硬升格的完全中學
扣除掉之後,區內沒有任何公立高中,勉強要說只有一家景美女中(算原木柵區)
對比郊外士林北投南港,木柵這方面很缺乏,小孩讀高中都要跑很遠(除非你直接讀私立)

5.扣除這些後,木柵如果不屬北市,那大概也只會跟深坑差不多
(辛亥、莊敬兩條隧道,也是合併之後才做,甚至辛亥那邊屬於景美)
信義快算是最近的「大建設」,方便翻山越嶺逛信義區百貨

6.更諷刺的是,木柵那邊A級地段,還是靠近「新店」那邊
木柵線不看萬芳醫院站之後,後三站來說,幾乎等於蚊子站,等於沒有多少捷運效益

7.在道路幅度有限下來說,其實如果這區當成別墅區來做規劃,倒也不算差
這區先天道路規劃不佳,也受限地形無法拓寬下,過度開發更是雪上加霜
更大的錯誤,新興住宅大樓都蓋山上、小巷,導致原有道路不堪負荷,造成交通惡性循環

8.多年下來區內重大建設來看,幾乎是撿別區剩的,區內生活機能也是不足
很多人買木柵也是為了北市門牌吧!

雖然我覺得並不像台北市,但有小孩的家庭,每個月光補助差異

跟新北比起來就有感覺了..

多頭空頭的時候,木柵的房價大部分也是漲不起來也跌的有限

對膽子小又住當地的軍公教菜籃族視為買房囤房的好地方。

總之,台北各行政區都有優缺點,都自成一區

所以才會有房價的巨大差異

喜歡的區對我而言最大的缺點就是,貴!其他就沒問題了。

————————————————————————

另外開頭剩蚊講的,木柵南港晚上都黑淒淒一片

你馬幫幫忙,進出都住仁愛路的貴公子還好當初沒讓你選上市長

不然改天去巡市政的時候可能還不知道木柵隸屬於台北市。
不是每個人都愛生活機能
不是每個人都愛家附近人來人往店面一堆
不是每個人都愛附近是商場百貨
也不是每個人都愛靠捷運很近
有人就愛家 單純安靜
跟落後無關
如果照你的觀念 文山比三重落後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