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有人看過或已經下訂水源路牯嶺街預售屋森城大院的嗎?

可否分享一下成交單價,
或是該區行情嗎?

建商森城建設的評價?

現在升息趨勢下,是否不宜買預售屋呢?
(會不會房價已固定,但後面房貸會越來越高呢?)

謝謝
2018-03-04 0:03 發佈
今天下午剛好在這案子的附近閒逛,看到廣告看板的坪數接近我們想要的大小,就一路尋訪到接待中心。

可能因為是週末又沒下雨的緣故吧,案場今天非常熱鬧,銷售人員有些忙不過來的混亂感。再加上現場的音樂開得有點太大聲,還有三不五時的下訂跟成交廣播,第一印象不是很好,覺得有點low,像是很多年前夜市的拍賣會。現場目前有一個樣品屋,是跟據B棟的B4戶型做的。另外這案子預計要Q4才開工,110年底完工,所以拿到使用執照可能得111年了吧。

目前採總價不二價,每坪在60~65萬之間 (如果按權狀加了雨遮的坪數來算),雨遮大概在3坪上下,所以就算在雨遮不計的情況下每坪也還不到70萬。以那附近的預售或新成屋的案子來說,應該算是略低於區域行情,跟10年內的中古屋差不多 (冠德景上靜)。聽現場代銷說,這個是開盤限時特惠價,只限本週末下訂的客戶,下週一起就會調回正常價 (但是不知道到底會差多少)。但是下訂馬上得先刷50萬倒是我第一次遇到

至於森城的評價,可能得由其他大大來回答了。我目前初步的了解是他們一直是處於營造廠的角色,這個案子應該是他們第一次以教練兼球員的身分下場,主打所謂 ”免震宅“,但是除了結構本身的地方,看起來好像就非常一般。

利息的問題其實跟預售屋與否關聯性不大,因為只要一開始升息,不關你買的是中古屋/新成屋/預售屋都同樣會被影響,買預售的主要好處應該是頭期款可以當作有一定程度的分期 (2~3年)。

多謝 fabricpath大大精闢的分析...
不過以目前的房價走勢,
“總價不二價”是正常的嗎?
有其他案子也敢如此嗎?
啊不是都說開價要先打8到5折?呵...

fabricpath wrote:
今天下午剛好在這案...(恕刪)
折扣與不二價基本上是個雞跟蛋的命題,最後還是要回到成交價是否合乎區域價格。換個角度來說,這也會是加快成交速度的一個方法,因為價格都是建商說了算,也不用來回搓,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不會覺得自己買得比鄰居貴,因為價錢都是按同一個規則訂的,所以很多重劃區的大推量案子如果人氣夠的話也會選擇這種方式。


個人感覺總之一分錢 一分貨,建商也不是傻子不會賠錢賣的,做為買方基本上也就回到是否案子本身除了價格以外的各種條件考量了
1.今年選舉年 鐵定會有些打壓房市的政策
2.最近看的預售屋 即使是舊建造 很多也主打雨遮不計價
3.如果是都更的案件 地主戶都殺得比建商的低

一併謝謝上面二位幫答!

可是: 地主戶脫手的會很多嗎?如何能買到呢?


ddey888 wrote:
1.今年選舉年 鐵...(恕刪)
因為才開盤,所以應該不會有地主戶現在就拿出來賣,一般都是得快到完工交屋之前。

盯著591跟各種房仲平台是最容易買得到的方法。

話說我不說建議你自己去現場看看嗎?找機會去了嗎?
去了啊~
只是因爲是預售屋,目前還是空地,
現場其實也看不出答案哩...

fabricpath wrote:
因為才開盤,所以應...(恕刪)

去看了,至少當時說的周末優惠價是真的,現在已調回原價,中高樓層開價已到8字頭。地主戶約有一半。建商的第一個自主建案。倒是要注意一下一樓旁邊的公家廢棄物清理場,聽說以前是廚餘處理場所。據稱所剩戶數不多。規劃是不錯,但走去捷運的路上要穿(其實有點破舊)小巷子才是捷徑,走牯嶺街轉和平西路到古亭站就真的有點遠。一坪均價如果是60萬倒是差不多的行情,7字頭覺得太高了,畢竟已經到環河路邊了。
那個廚餘回收處已經停用了


去捷運站最好的方法可能是去轱嶺公園牽一台U-bike騎去捷運站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