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業務需要騎車或開車
工作需要載工具或機動性要求高的人需要騎車
外縣市來台北通勤也可能要開車
那麼...一堆家住台北,大眾運輸發達,做辦公室不用往外跑的人
為什麼不搭捷運~還要跟著別人塞車?
反而很多住林口/桃園...來內科上班的人都會願意搭公車~國道直達瑞光路不用繞~開車沒有快多少~
住台北的人如果不愛搭~為何偏愛捷運站周邊的房子?
早上市區塞個半死...為何不把路還給大眾運輸不便,有需要利用的人呢?
尤其一狗票騎車的...尖峰一綠燈車流跟瀑布一樣...在市區內騎車的大部分也都住台北! 大眾運輸是哪裡不方便呢?
去過日本~他們搭地鐵1小時通勤是家常便飯...
也沒有聽說騎車從家門口到公司門口完全不走路最好的這種任性的要求....
尤其淡水.士林.板橋.蘆洲....這些地方~尖峰騎車開車不會比捷運快阿~
那麼這些族群為何都不搭捷運呢?
還有...不少穿著高中制服~高三滿18當天就考駕照~隔天就騎車上學的人~有辦法防止嗎?
國中~高中都搭捷運搭習慣...較遠的地區學校都有開專車~剛考到照就學人家當三寶炫耀~這種未出社會族群應該沒有非騎不可的理由....
gray48816 wrote:
早上市區塞個半死...為何不把路還給大眾運輸不便,有需要利用的人呢?...(恕刪)
早上大眾運輸不塞嗎?一樣是塞,那當然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塞囉.
你提到瑞光路,想必你是在內科上班吧?
還有一招你沒想到,那就是買或租房在內湖吧.
每次看到進內湖都塞到麥帥或環東橋上了,
我卻是反方向70KM呼嘯出內湖~~~
搭捷運亦然,因為"反方向",所以即使上下班時間,但九成以上時間都是有位子.
所以若有聚會想要在上班日"準時"到,那捷運會是我的不二選擇.
所以我們在北市內聚會的時候,通常都會選擇離XX捷運站近的,
要不就是開車跑出台北市外.
還在想CP值嗎?世界上沒有所謂物超所值的產品,但高價卻也不一定就能買得到好產品.
照這樣的車資來算我一天就要70元到80元不等
但我如果騎車上下班一個禮拜只要加一次油不到100元~
這樣算下來的話~你會覺得大眾運輸會比較好?
gray48816 wrote:
國中~高中都搭捷運搭習慣...較遠的地區學校都有開專車~剛考到照就學人家當三寶炫耀~這種未出社會族群應該沒有非騎不可的理由..
最近聽到一種說法,我覺得很有意思,
"年輕人買車,是對自己的一種投資"
當初我也是剛滿18歲,就去考照牽車(機車),
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
大眾運輸雖然很多地方可以到,但是速度慢,靈活性低,而且有些地方真的到不了,
事情安排好就只能照計畫走,很難改變。
例如,住東湖,要去士林夜市,
搭大眾交通工具,可能只有一種搭法,
就算有數種搭法,但通常只會找最有效率的那一種,
但如果是騎機車,可能這次走這條路,下次走那條路,
中途發現一間店,一座廟很有趣,還可以隨時停下來進去走一走,
雖然搭大眾運輸也可以中途下車,
下車 -> 走到店家 -> 再走到車站 -> 等車,
花的時間太長,所以一般也懶得這樣做。
反面教材也發生在我身上,
家裡親戚朋友同學幾乎都在台北,所以家裡沒有買車(汽車),
所以對我來說,出了台北要去哪,只能搭大眾運輸,
所以台北以外的地方我就很陌生,
我一個從小就去國外讀書,之後也一直在國外生活的朋友,
這幾年回台生活,他住台北,
他買了一台車,不到5年,台灣他比我還熟,熟很多。
就是成本,人都會選擇成本最小的那個方式。
成本: 金錢,時間,情感偏好,這些成本的綜合判斷。
以台北生活圈為例:
單純討論金錢成本,在台北持有與使用汽機車的成本還是太低,誘因不足改變大家的選擇,就這麼簡單。
再討論時間成本,我每年固定要在東京待上一段時間, 東京的電車密度,時間掌控度,以及都心外的公車發車與行車時間,台北都還有一段差距,如同樓上有人說的,台北因為種種因素沒辦發固定搭大眾交通工具的時間成本或耗費太多時間成本,乾脆不搭。
總之,交通問題,我們自己讓整體處在不好逆循環裡。
我個人覺得,與其細究個別原因(大家為什麼不搭大眾交通工具),不如先想想基本:
為什麼台灣人總有一種劣根性: 短視,加上有點馬虎。 要如何修正這種劣根性。
我目前在台灣生活的外國朋友中,除了日本人,美加與澳洲的男性朋友,在台灣大多有機車,在自己的國家卻沒有,為什麼?除了地理環境不同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成本啊! 成本來自制度規定,人都想要低廉方便的成本效應(尤其台灣人只喜歡看短期的成本,記不記得昨天想省停車費的機車大嬸?),只能從制度改變。不過制度還沒改,許多人一聽你要改,一定會哇哇大叫,劣根性啊(我自己也是機車代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