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好奇現在有台北市蛋黃區四間30幾年老公寓的人,30年後願意住在60幾年老公寓嗎(縱使門前鹹酥雞,後面有捷運)

我很好奇,蛋黃區的人,現在能住在30年老公寓,給小孩一間,另外兩間租人
我很好奇,再過30年,父母70幾歲,小孩50幾歲時,能住在60年超級老公寓嗎?(門前鹹酥雞,後面有捷運)
我更好奇的是,目前有能力買北市重劃區新房,卻堅持大量持有蛋黃區老公寓者的心態,夢想都更嗎,請問都更案有幾個??
更何況林宛院後,都更成功的有幾個??
期待台灣政府會有公權力嗎?期待台灣人會守法嗎?還是鴕鳥心態?

台北市從100年前萬華,50年前大安,10年前信義
看不出中心移轉不是因為經濟,而是因為房屋老舊又無法都更的問題嗎?
2015-08-14 13:40 發佈
不知道這篇是空還是多

但基本上~如果有四間蛋黃區公寓的人....

老爸老媽70幾~可以拿出租出去的錢去租蛋白的電梯大樓~免除爬樓梯~..~

50幾歲的繼續住蛋黃~上下班方便~

公寓比較單純吧~電梯大樓戶數多~隨便一戶氣爆大家遭殃.....

土地持分又多,公設比低...

政府改變台灣賣虛坪的算法比較實在~日本都沒這種賣法

偏偏台灣.....


hca17 wrote:
我很好奇,蛋黃區的...(恕刪)


30年前大安區的新建案都是電梯華廈 , 誰還在跟你蓋公寓 , 回去重寫吧
這樣推論下去其實大家都被洗掉了回老家去了

hca17 wrote:
台北市從100年前萬華,50年前大安,10年前信義


50年大安,是因為大量的新移民(當時講的外省人)進入台灣,
想在台北發展的總不能全擠在萬華吧,所以才有東區的發展。

10年前信義,先搞清楚,是"信義計畫區",不是信義,
信義計畫區會紅起來,是因為政府忽然開放那塊區域讓財團購買,
而這塊區域又緊鄰大安區,所以才竄紅。




hca17 wrote:
我很好奇,蛋黃區的..

台北市從100年前萬華,50年前大安,10年前信義
看不出中心移轉不是因為經濟,而是因為房屋老舊又無法都更的問題嗎?

看不出新北市的重劃區,就是為了將來等你們房子60幾年時讓你們搬過去的地方嗎?
不現在趕快未雨綢繆在北市買新大樓(戶數單純、樓下沒店面、管理費近萬元、外牆花崗岩清洗修繕天天來,30年也跟新的一樣),再過30年就是被洗出台北市(不管少子化與否).(恕刪)

整篇是胡說八道鬼扯蛋
台北市的發展全都是因為外來人口移入,明清船隻可以駛入到萬華,
這裡地高較平設立了碼頭,逐漸大量人口移入及許多事件,
開始發展大稻埕,西門町,民國50年代大安區就信義路大些,
仁愛路,和平東路才只是小路,也沒敦化南路,這裡雜草,稻田.
基隆路荒涼的可以,靠近山還有靶場,上學天天經過...

延平區今大同區,100,200年老房子一堆,南北雜貨大街迪化街一堆清朝時蓋的,
店家多少大財主,財力蓋大樓都可以蓋好幾棟何況翻新一間2樓小透天.
照片是最典型樣本,1-3樓正面是刻意保留清代時的建築.

為什麼要賣老房子去住新大樓
房子賣掉就買不回來
現在的房子30P 1500W賣出
買新大樓 1500W
30年後那一間比較值錢
用尾巴想知道
被洗出台北的人都聽信建商的話
很少不後悔的

cougar2015 wrote:
整篇是胡說八道鬼扯蛋...(恕刪)


我剛好這段有楝透天出租

生活機能還算可以

附近有大橋頭捷運,家樂福,星巴克,還有一新開的不知道是4星還5星的旅店,7-11

個人覺得這區都更後有潛力

只是不知要撐到什麼時候

有這種房子 還願意住的人,就是 "我高興",
住不爽了,出租,拿租金去住捷運電梯大廈,應該還綽綽有餘。
看成有30幾間 老公寓⋯

新家還住的習慣嗎


hca17 wrote:
我很好奇,蛋黃區的人...(恕刪)

hca17 wrote:
我很好奇,蛋黃區的人...(恕刪)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