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市長推一坪換一坪.這個案子是一坪換二坪.所以不用給建商賺.
但每戶約花780萬建築費用.若每戶25坪來算,每坪建築成本要30萬.
第三則新聞提到選小坪數不用錢.那大坪數一坪不知要多少錢.
都更案想通關,動輒要花10年以上,要百分百同意,更是難上加難,但台北市水源路上,就有住戶「自主都更」,花了9年時間遊說溝通,170多戶終於100%同意,不用透過建商從中賺一筆,還能「1坪換2坪」,也成為台北市首例。
東森財經記者陳宣如:「水源路上100多戶老舊住宅屋齡50年,全靠住戶自主都更,現在百分百同意通關成為台北市第一例。」斑駁牆面、破裂水管連地面都出現裂痕,這裡每一戶平均只有8到10坪,自主都更花了9年,住戶大嘆好不容易。都更戶:「我們都很高興啊,有新房子住最好啦。」
這裡被指定為「都更策略區域」,容積獎勵2倍等於1坪換2坪,13.7億的興建費平均每戶分攤600萬到1千萬,向銀行融資。自主都更理事長蔡曾月靜:「(都更後)比你現在住的8坪還好吧,我就一直這樣跟住戶這樣溝通。」
仔細比較都更前178戶,都更後170戶住宅、5戶店鋪,每戶從10坪內變成18到30坪,回住率高達9成8,今年6月動工,預計3年後完工。北市都更處總工程司方定安:「他們少了實施者跟他們分配,(因為)實施者就是自己,自己就是老闆,這是我們自立更新的一個很好的典範。」專家指出,通常都更會卡在利益分配談不攏,這回100%同意成功關鍵,除了住戶互信人情味,還有原地原位分配加上容積獎勵少,建商無利可圖。
自主都更理事葉太太:「整合非常的不簡單,非常困難,你看100多戶你要一戶一戶說服他們。」不靠建商,住戶自主都更通關首開先例,社區老屋也能變新宅。
==============================================================================
,此案為台北市首宗由地主自組更新會,並取得100%同意比率的整宅都更案,在北市府協助申請老舊公寓更新專案兩倍法定容積獎勵,26日通過核定公告實施,預計6月即可拆除重建,民國106年完工。
===============================================================================
老舊整建住宅即將變身!位於北市水源路的水源四、五期整宅,屋齡已50年;不僅每戶面積小,還嚴重漏水。住戶自組更新會,歷經8年成功推動都更,預計6月就會動工,106年完工。這也是首例居民自主更新,取得100%同意的整宅更新案。
副市長張金鶚29日到當地視察。他表示,整宅當年多是為了安置公共工程的拆遷戶,每戶僅8至12坪,居民也相對弱勢。水源四、五期整宅是第一個更新事業計畫、權利變換計畫都通過的整宅更新案,預計6月就能動工。屆時民眾能住回18至30坪的新屋,有些人還不用出一毛錢。
水源四、五期整宅目前是5層公寓,共有178戶。更新後是13層的銀級綠建築,共175戶,還多了300多個汽、機車位,1樓更有閱讀區、會議室等公共設施。
住戶早有更新念頭,9年前組成更新會。理事長蔡曾月靜表示,房子漏水漏得很嚴重,樓梯下雨天幾乎不能走。許多年輕人覺得屋況太差,都寧願搬出去住。
推動更新過程,更新會曾遇到住戶質疑。蔡曾月靜說,有人講她一定「有利可圖」,才叫大家參與都更,她便回「房子蓋好我才有利益」。也有住戶擔心要出錢、不想參加都更,她就一戶戶溝通,讓大家了解選大坪數才需要出錢,最後取得100%同意比例。
這項更新案的共同負擔超過13.7億元,都更推動中心和第一銀行協調,讓住戶能全額貸款,還包括利息。過去更新處也補助545萬多元的規畫設計費用,解決財務問題,讓更新順利進行。
===============================================================================
ellon wrote:
郝市長推一坪換一坪....(恕刪)
我想不管怎麼說
他都是一個好的結果
畢竟一坪換兩坪
算是很優惠的條件
又沒有被建商敲一筆
如果今天是建商主導都更
一坪換一坪
8~9坪扣掉公設
一間房只剩下5坪
根本就是鴿子屋
居民會滿意才有鬼....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