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大安區近科技大樓的公寓
屋齡差不多40年左右
最近討論的結果是買一間30坪-3房2廳2衛含平面車位-屋齡15年左右的電梯大樓
看來看去,還是決定住在大安區!!
蘇淇 wrote:
母親有3間大安區近科技大樓的公寓
2間位於巷弄間(30坪左右),1間位於馬路旁(25坪)
屋齡差不多40年左右,管線老舊,目前一間自住,二間租人中
最近討論的結果是買一間30坪-3房2廳2衛含平面車位-屋齡15年左右的電梯大樓
看來看去,還是決定住在大安區!!
手上現金不多,所以一定要先賣房子,才能買新房
看到中意的4000w左右,公設比都30%以上,管理費4000/月(必須賣兩間)
有人建議就把手中公寓裝潢,買一個車位,比較輕鬆,負擔也沒那麼重!!
不知道各位前輩有什麼方法建議,可以提供參考!!謝謝~
屋齡15年的電梯大樓還有30%的公設??
我以為15年的大廈公設比都超低的....
類似華廈那種....
蘇淇 wrote:
35年左右的大樓華廈...(恕刪)
所以台灣街道才會這麼醜陋
美國房子都大幅度退縮 種草皮 花園
就算是自己得地 也不能擅自亂搞
台灣人全部圍起來...
難怪 台灣人都 嫌棄公設
自私心 比國外嚴重太多
鐵窗、滿滿無數的違建 、鐵皮屋 、無數的外推 、
招牌亂搞又醜、路霸、 骯髒不勘的外牆
比東南亞 還醜陋的建築物 .....
心醜陋 街道就醜陋 這是相應的
公設提供
植栽空間 寬闊的行人空間
消防逃生空間 電梯 雙樓梯空間
水塔 發電機 車道 大廳 花園
為什麼要如此反對這種對大眾有利益的東西?
因為自私?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