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issvs wrote:台北市屋齡31年以上的四~五層公寓,約有十四萬戶.不過到2013/6月為止,舊公寓一坪換一坪申請只有67件; 通過都更審議的更少, 只有3件.那1P換幾P你才比較有意願去都更?(恕刪) 才14萬戶 14% 沒我想像中多耶如果是我的話我不會太強求 讓利一點也OK只求趕快蓋好就好~~ 不然又一堆人等家等不到那比多幾坪 多個幾百萬還慘
louissvs wrote:台北市屋齡31年以上...(恕刪) 看容積率吧...但是我覺得要成功應該至少是室內一換一但有些地目的容積率不夠或地段不夠好我想建商也沒有去都耕的動力本來建商就不是慈善事業如果只是住三土地,可以室內一換一我實在找不到理由不換當然一樓還有有頂加的想法我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大部分釘子戶都出於一樓(這邊的釘子戶沒有貶意)基本上如果建商覺得賺不到錢一樓又要個兩三倍的話我覺得照現在的都更法,樓上只能自求多福了
1p換1p一直都是用室內面積來換的,公設都是外加,假設你房子總共30p,雨遮陽台算5p,都更後的公設30%,算法為(30-5)*1.3=32.5(都更後可以換回的權狀坪數)+一車位,這已經是我目前聽到最平常的算法
這對貪心的釘子戶都是不夠.1.政府推一坪換一坪.貪心的釘子戶說要二坪.2.政府推一坪換二坪.貪心的釘子戶說要三坪.3.政府推一坪換三坪.貪心的釘子戶說要四坪.4.政府推一坪換四坪.貪心的釘子戶說要五坪.以下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