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轉運站也是商場影城旅館,市府也是,松山車站也是,板橋車站也是
蓋個蛋也要商場影城旅館,全台北市都給你商場影城旅館就好拉
是不是每個都市更新跟重大建設一定要商場影城旅館
是不是政府一定跟財團商人勾結
為什麼不能蓋個公園或是醫院或是博物館
反正接下來松山機場也是商場影城旅館
一個又一個太極雙星來搾取納稅人的錢
想說倒不如把故宮那幾件陸客愛看的國寶
移到松山機場這展覽,讓陸客出入境就可以順便看看
不要再往山上去搞得烏煙脹氣
不過這種博物館展覽廳沒利益,沒有官員願意做
人家車站的聯合開發才叫恐怖好嗎
車站是人群聚集處,在這些地方與車站聯合打造商場影城旅館既不佔空間又能服務最多人
台北已經走向大眾運輸的時代,不是鄉下開車趴趴走的那種環境了
新宿、梅田、博多、中環....那些車站才是將來台北地區主要車站要走的方向
去國外旅行就很清楚了,都會希望住在離車站越近越好,因為移動最需要用到這些交通工具
旅館蓋在車站一點也不奇怪
另外像是沙田車站的新城市廣場也是郊外新市鎮車站與商場結合的一種模式
福岡的天神站、天神南站與西鐵車站直接透過地下街和百貨公司結合
甚至車站本體就在百貨公司裡面
跟以上這些城市比起來,台北的車站與商場旅館的整合實在太不夠看了
要跟醫院共站也不是不行,但不會是主要車站
比如台大醫院站、萬芳醫院站、亞東醫院站
這跟什麼財團勾結根本沒關係
你不這樣設計,弄個出車站要走十分鐘才能到商場到旅館的規劃
是想把觀光客都拱手讓人嗎?
台灣的競爭力就是被這些落後觀念自以為什麼財團勾結的想法給打低的
日本都市人很多,東京人口一千三百萬人,密度高,薪水很高,消費力驚人,觀光客也多,養的起商場.
香港,密度高,消費力也很高,觀光客超多,也養的起商場.
一個東京每年國際旅遊人次是700萬人,不含日本國人的國內旅遊.
香港每年旅遊人次已達4800萬人.
一整個台灣旅遊人次是兩百多萬人,開放陸客後,增加了兩百萬人次的陸客,整個台灣總旅遊人次僅達500萬人.
台北僅有區區三百萬人口,含流動人口六百萬,加上台灣人低薪資,低消費力.
我不認為台灣養的起那麼多商場,政府與商人是利慾燻心,昏了頭,錯估市場,亂賣國土與隨意規劃,最後是商人,政府與人民,三輸.
台北本來就太少綠樹與公園,太少運動空間.
去歐洲看看,轉角就有個小公園,轉角就有個小Square,這才有人文氣息,才是永續的環境.
每次帶西方人逛台北,評論就是太Concrete(水泥)了,太少樹了,太亂了.
不是有小土地,有畸零地,就要蓋的密密麻麻的住宅與商場.
國土規劃要有遠見,觀光收入也要有遠見,人文與細緻才會吸引觀光客.
台灣官員與民代跟財團已經勾結的太厲害了,而且普遍都是為了貪汙,不是國土規劃.
我贊成樓主的發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