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1坪換1坪-首例過關
都更一定都是建商獲利比較多呀這不可否認的。
我比較好奇的所謂1坪換1坪是怎個換法。
是登記權狀的坪數呢?還是室內使用坪數呢?還是土地坪數呢?
一個是都更前我住20坪(實用)+幾乎零公設。
一個是都更後我住14坪(實用)+6坪(公設30%)=共20坪。
亦或是都更後我住20坪(實用)+6坪(公設30%)=共26坪。
hua1234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所謂1坪換1坪是怎個換法。
是登記權狀的坪數呢?還是室內使用坪數呢?還是土地坪數呢?
一個是都更前我住20坪(實用)+幾乎零公設。
一個是都更後我住14坪(實用)+6坪(公設30%)=共20坪。
亦或是都更後我住20坪(實用)+6坪(公設30%)=共26坪。...(恕刪)
1.房屋權狀的坪數
2.更新前房屋權狀坪數20
理論上更新後房屋權狀的坪數20/70%(假設公設30%)=28.57
但實際上不可能那麼精準
會有誤差
(不含車位計算方式)
北市首宗一坪換一坪 都更案通過
土地 2800
可銷 21703
2800*2.25*(1+0.5*2)*1.72246= 21703
黑色字體數字尚需調整
南港老公寓都更 1坪換1坪
建商 40%
已經開始要抗爭了!!
有居民反對 嗆「抗爭更甚文林苑」
〔記者陳慰慈/台北報導〕北市首宗「一坪換一坪」老舊公寓都更案通過,地點位於南港路一段及興東街口。贊成者欣喜案子談了八年終於通過;反對者痛批市府比共產黨還惡劣,未來不排除以比市府拆除文林苑更激烈的手段抗爭。
從民國九十三年三月就開始配合市府推動此都更案的南港七二○地號更新會理事長王煉照表示,這一帶都是民國四十三年興建的老房子,衛生條件差,加上地處低窪,經常一下大雨就淹水,老屋改建是絕對必要的,「當地居民三分之二都同意改建,不然市府怎麼可能宣布都更案通過,建商也舉辦過多次公聽會,讓一切資訊透明化,我鼓勵反對者多參與會議,對都更案進行了解,這樣才不會道聽途說,土地所有權人自己就可以是內行人。」
居民劉先生則持反對意見,直言「一坪換一坪」根本是一場騙局,扣除公設、建蔽率,未來實際居住坪數大縮水,無法擁有百分之百的使用率,懷疑建商找來幽靈人口,投下都更贊同票;他指出,建商曾多次前來遊說,並採個別擊破法,「每次建商來都會說,就差你還沒簽同意書了。」讓他很反感,他強調,並不是為反對而反對,但都更條件不好、細節也都未談定,教他如何接受,「反正我的房子現在還是好好的,不是說倒就倒,幹嘛急著都更。」
反對都更的住戶王孟子,也批評郝市府漠視居民權利,大罵市府不把當地居民當人看,比共產黨還惡劣,與財團掛勾圈地,都更案通過他完全不知情,「我每天都睡不好,擔心祖先留下的土地財產不見了,市府根本是土匪。」他表示如市府堅持都更,他將採取比文林苑更激烈的手段捍衛自身權益。
法律是中性的訂在哪裡給各路人馬去遵守...實施者可以是建商或住戶那是自己的選擇...建商不是慈善機構, 他不會保障你的權利, 他只會保障自己的權益(就跟自己只會看到自己的權益, 建商的權益關我屁事是一樣的), 自己的權益是需要自己去爭取得..是兩方互相爭取獲得一個雙方都互相可接受的得利結果...法律是保護懂法律的人..不要鄉愿的只會說我不要我不清楚我不知道...那對你是一點幫助都沒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