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於30多年前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600巷買了間公寓,權狀24坪扣掉陽台2坪室內只剩22坪
當初買的實際金額多少我並不知道,只知道應該是100多萬,當初的信義區剛從松山區分割出來,現在所謂的豪宅區都是一片荒田,有誰知道這片荒田會變成1坪百萬的豪宅區,而吳興街更是龍蛇雜處外地人根本不願意搬進來的地區.
我家室內22坪要住5個人,兩個姐姐的房間約3坪,擺了一張上下舖雙人床加上一張書桌櫃就差不多滿了,我的房間約2坪,一樣擺了一張上下舖雙人床(下舖擺雜物)加上一張書桌也沒什麼空間了,住了10年後在頂樓加蓋鐵皮屋(現在是即報即拆),空間是大了點但是要忍受冬天室內溫度與外面相同,而夏天只要氣溫超過36度是溫就會超過40度的日子,而現在家裡附近30多年28坪的老公寓開價1300多萬,各位可以忍受嗎?
而且吳興街600巷為老社區街道狹小住戶眾多,並無公共車位,有時為了找一個車位花了多小時都找不到,如果是超過晚上8點找到車位的機會大概跟中樂透的機率一樣低吧!
上下班時間就算是騎機車也都會塞車,而且還要忍受車輛廢氣,請各位不要再說台北的捷運是福利了,因為這是必要的建設,不管是台北市或新北市的居民如果沒有捷運我想整個大台北地區的交通應該是動彈不得吧!
今年因工作關係搬到台中居住,不論是氣候或居處環境都比台北好太多了,捷運好像也不是很需要,因為到處都可以停車,警察也比台北少,不必擔心被開單或拖吊,托兒所的收費也差不多是台北的半價.
今天我也只是一個小小的上班族,當初在台北的薪水也許比台灣其他地區平均多了1到2萬,但是要在住家買一間房子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住在台北市並不是我的原罪,我也希望阿里山可以有捷運,在玉山頂蓋101
,全國每個小孩月領5000元,但是我們真的有這個需求嗎?我們所繳的稅金負擔的起嗎?
你準備好要繳稅了嗎?(農民不用繳稅)
你準備好負擔高房價了嗎?
你準備好負擔高額的伙食費了嗎?
你準備好負擔高額的教育費了嗎?
你準備好忍受塞車了嗎?
你準備好忍受台北多變的氣候嗎
你準備好隨時有警察開你罰單的日子嗎?
給你2500元育兒津貼,你覺得夠補貼嗎?
各位要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我住在台北市,我沒有準備好,我只是在忍受
..................
台北市於大部分都跟我一樣都是普通人家,都是為了過生活而住在台北,也許台北也很多有錢人,並不代表
所有的市民都是有錢人,請不要再叫我是天龍國人
我是南部人, 以前我也是在吳興街上班, 現在搬到台中來
更能理解兩邊人對事情有不同的看法與誤會
為何會有人稱台北為天龍國? 實在是因為台北獨占了整個台灣絕大多數的資源
你可以說因為台北稅收高啊! 對! 沒錯, 那是事實!
但是執政者多年以來的重北輕南政策早已撕裂這個傷口
再者, 的確我認識許多土生土長的台北人真的沒到過桃園以南看過
他們真的不了解城鄉差距有多大, 天龍國這個稱號只是南部人抒發他們對現狀的不滿罷了
當然, 台北真的有那麼好嗎? 某方面來講, 是的!
便捷的交通, 先進的建築, 還有各式各樣的商店與餐廳...
但是, 這也是因為這小小的城市擠這麼多人造成的結果
"人很多"是因,"便捷的交通與先進的建築"是果, 有些人把"因果"顛倒因此對台北有了誤解
忽略了"人很多"這個因素本身是兩面刃: 帶來了方便, 卻也帶來了擁擠與高物價
很多長年生活在南部的人只看到台北的優越, 卻沒看到台北人的痛苦
這是從來沒在台北生活過的人無法體會的
我分析比較過差異後, 決定離開台北, 搬到台中
但是我還是常常到台北去出差
我不覺得台北優越, 台北有台北的美
同樣的, 台中, 台南, 高雄, 都各有它們的美
每一個城市都有它的味道與步調
我覺得, 我的家在哪裡?
在台灣...
但一直在竹科上班
曾經有一小段時間在敦化北路/內湖科技園區
所以有比較過
大部分上班時間都不在台北市
我覺得生活品質非常好
台北市中心其實適合假日去走走逛街
當住家有很多缺點
房子多半老舊了,新的你絕對買不下手,買了又要心疼荷包
因為你知道投資客賺了幾倍
都更改建希望渺茫
大概要住到倒掉或等地震了
但是人性本貪
談改建要很久
人口密度高
意味著人製造的環境負荷重
你可以想像下水道滋養了多少生物為鄰
(不過新北某些地方更嚇人,中永和?)
五都興起
遲早會慢慢瓜分掉台北市的預算
除非台灣更有錢
餅就這麼大
台北市不見得會更好
待過其他城市
你會覺得人口太密集,交通太 busy
讓人 blue / 焦慮
買東西大部分城市都已經很方便
日用品超商+頂好全聯+偶爾去大賣場就夠
你也不會天天逛街 去 SOGO shopping
所以根本不需要住在人口密集的地方
近捷運的話
要去哪裡都很方便
平常住在美美的新大樓,機能完善,保全管委會有人打理一切
旁邊有大片綠地,不需要人擠人
舊公寓? 很難做到
假日想逛街
上個捷運下車就到
買完又回到心曠神怡的住家
這不才是完美的生活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