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來論房市下跌的時機
要澄清,本文純粹是投機為立論,亦即資本市場投機的分析,甚至稱不上投資。
首先,投機的結果只有跌與漲,所以任何人說的結論都是正確的,唯有時間點不知道。若想知道拐點,乃僭越神的領域。
所謂時機,所代表的是觀察哪些現象,以進行避險或退場。
再次重申避險不是指投入無風險之商品,例如權證為衍生性金融商品,但是是避險相當好的工具,端看使用方式。
大循環20年
研究商品泡沫的周期,唯一可以一而再再而反覆者為不動產。他不但歷史久遠,且資產比重最高。以2004年粗估,全球債市為50兆,股市40兆,房地產卻有130兆,占全球資產六成。一個古老的研究英國倫敦400年不動產價格波動分析,不動產循環大致以20年為期。這樣的研究在80年前有許多詳細的統計,涵蓋全美都市與數百萬筆100年以上資料相當豐富,有作者宣稱IMF研究亦是,大約做出來都是20年一個大循環。
過去以利率戳破神話
這一波台灣房市的興起,應該以2003年開始,亦即循環的高點本應落在2013年左右。但是統計並不能作為投機的依據,否則人人都是十億富豪。我們再來看幾個因素,首先房價投機與避險驅動力來自超額貨幣供給,包括低利率。因此當利率開始調升,連續性調升將造成泡沫爆破。2002年,曾定存過美金一年期利率為7%,此時值Fed連續緊縮銀根,不斷調升利率。當外在泡沫,台灣禾申堂約於二月底三月初時觸及999元,而隔幾天軟體銀行一股達100萬元天價顛峰後,dotcom泡沫隨之爆破。然而以目前全球景氣狀況來看,近五年都難以達到基準存款利率4%以上,因此連續升息的機率低於一成
台灣受到去槓桿監督延緩爆破
自從格林斯潘卸任後被詬病央行放任投機性金融商品炒做,央行便增加打擊投機與去槓桿的監理的任務。因此央行調控衍生性商品將造成泡沫的延長爆破。台灣房地產有幾個特殊性格會使他延長。
第一,房地產沒有衍生金融商品。這一點和次級房貸源自於CDS等不太相同。其次是很大規模去蒐集日本1980年代的房價,可以發現當時日本房價推升與商社再融資投機於股票、房市,還有政治與銀行家的重重勾結。例如一個坐檯的小姐竟然可以融資到數千億日圓炒股炒房(稱之尾七縫事件)。而目前台灣的槓桿不深(以國際投機觀點,並非投資置產的中產階級觀點),加上央行的嚴密監控,因此延緩房市泡破機率高。
觀察難度提高
目前這些過去刺激泡沫爆破的的因素缺乏,將爆破的判斷時機難度提高。因此本文判斷,肇因於自爆,即不起因於政府貨幣或稅務政策的可能性比較大。所謂自爆以過去經驗,例如1990年代東帝士開啟的一連串崩盤。也就是當大型建商開發的大量產品,終於無法套給投資(機)客時,以及投機客無法大量轉讓出去時所產生的連鎖效應。2007年次貸發生時,作者偽裝買家到淡水以及林口詢問建商狀況,即是一種觀察東帝士效應的方式。
建商預售勉強當觀察基準
結論如上,問題來了,這樣自爆的狀況非常難顯現徵兆,包括法拍、移轉棟數這些資料都不是先行指標或跡象,所以增加觀察的難度。目前我所能知道的,還是持續觀察大型建商實際銷售的狀況,以及一些以桃竹苗為推案大宗建商的體質。我反而認為,引爆點可能不在大台北區,可能在桃竹一帶。但其他有效的徵兆,還在苦思當中。
有寓言是這樣,古老的哪裡人(我忘了)被洪水侵襲後致力洪水防範,卻發生火山熔岩屠村,所以又防範火山熔岩架高房屋,之後卻發生地震侵襲。
這問題的邏輯太好了,相信個人資質應該找不到下一波爆破的原因,但是網友們或者有人有靈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