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於近日向交通部的建議以及台鐵的回覆,大家有沒有被打敗的感覺?
------------------------------------------------------------------------------
有關台鐵南港站升等與停靠各次對號快車之建議
台鐵南港站於去(2011年)十月下旬完成三鐵站房連結整合工程,部長還出席「無縫接駁轉乘」記者會,風光開幕。
於開幕之初,我們即發現,南港站雖然完成了站房連結,但攸關大眾轉乘實際需要的台鐵各次對號快車卻未增加停靠南港站,當然,台鐵本身也未將功能良好的南港站升等。我們在當時雖曾反映台鐵網路意見信箱,所得回覆是說台鐵還要觀察南港站是否有升等需求再做決定,我們對此種完全不能理解顧客需求與客觀判斷的回應極為不解。
事實顯示,自該站開通無縫接駁以來,南港站即增加許多轉乘人流,甚至發生新裝設之悠遊卡刷卡設備因運作不順暢,導致影響乘客便利性的新聞上了媒體。
我們以為,除非台鐵有工程技術上的絕對理由,否則不應該延宕南港站提升服務的工作,否則以一個乘客的角度來看,台鐵此種「損人不利己」的做為,實在難以在激烈競爭的公共運輸服務市場更上層樓。
台鐵台北站往北的通勤需求是非常明顯的,我們某次於平日非尖峰時間赴基隆、瑞芳,發現其上、下客數量甚至遠超過台北捷運淡水線的各大小站。
雖然有這樣需求,但所有搭乘過台鐵電聯車與北捷高運量車廂的人,都可以發覺兩者間硬體、速度、舒適度間的明顯差異,而在包括站房、月台等因素後,台鐵的「捷運化」服務在網路間(可廣見於Mobile01等網站討論群)更是廣泛受到批評。
我們認為台鐵仍然據有大型都會圈中短途軌道運輸的市場既有優勢,且包括台中鐵路高架化與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仍在陸續進行中,未來台鐵將擔負更多區域軌道快速運輸的角色,如果能夠如日本的JR(Japan Railway)在大東京軌道運輸網的表現,民眾與各地區民意代表也不至於一再要求在有鐵路提供平行服務的路段增建捷運(如新北市與基隆市民代一再要求捷運延伸至汐止甚至基隆),但現實的情況,如南港站升級的延宕(以我們的角度來看,台鐵實應於去年無縫接駁開通之前就完成規劃,並配合部長記者會同步開通),使我們對台鐵相當失望。
從此一小事,我們希望台鐵從高層以下,能夠真的將台鐵捷運化從規劃、工程、經營、管理等各個構面,洗心革面的去改革推動。才能夠重拾民眾與乘客的信心與信任。
-------------------------------------------------------------------------------
台鐵回覆如下
親愛的旅客您好,您的電子郵件,本局范局長交代本處要妥善處理,並且向您致意。
您所提出的問題,謹答覆如下:
一、經查南港站目前每日乘車人數約為4,576人,50公里短程通勤旅次約為4,439人,
佔97%,每日停靠上、下行區間車168列次及莒光號5列次,考量區間車加速快及上車
下速度快等特性,較適合短程通勤旅客,故南港站現以停靠區間車為主。另查南港站
與松山站相鄰甚近,以目前停靠班次,轉乘甚為便捷。
二、另南港站升等已納入規劃研議辦理中。
為旅客做好服務,是台鐵全體員工努力的目標及應盡的職責,承蒙關懷本局業務,
敬致謝忱。
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運務處處長 杜微 敬啟
台鐵捷運化是以區間車來運輸旅客 , 不是以對號快車為理由
所以要做的是北基區間車增班而不是南港增停對號列車
增停對號列車主要是長程轉乘 , 目前台北車站就存在高鐵轉往宜花東的旅客
未來高鐵進南港站後 , 高鐵旅客往宜花東可藉由南港站轉乘時再考慮增停東幹線對號列車吧
不過基於捷運化的其他理由或許南港站也能考慮停靠對號列車
首先是為了讓快車超越區間車而設計的第三軌 , 南港專案只設計於南港到七堵間
也就是說從南港到松山只有兩軌
由於南港到松山間無法透過第三軌超車 , 因此在調度上
最好南港到台北所有列車均停靠 南港 / 松山 / 台北 這三站 (其實要一路站站停到樹林...)
不論是自強號還是區間車先進南港者就先出站往松山 , 同理松山來車均停靠南港後再出發
即可如捷運班密集而沒有南港站待避快車超過卡到後面班次的問題
因為這一區段所有車的等級都相同 , 管你是自強還是區間都是按順序開車
不過要讓對號列車利用率高 , 高鐵進南港和北宜直鐵才可能增加南港使用量
目前板南線上各站往返花東恐怕還是習慣搭到台北車站坐火車居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