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東西南北 差很大

同樣路名, 但位置不同就有價差.

光復南路以西大安區成交均價每坪87.1萬元,東側信義區成交均價74.6萬元.
復興北路以東為松山區每坪均價56.6萬元,以西是中山區每坪67.9萬元.
和平東路三段南邊是大安區每坪均價65.4萬元,北邊是信義區每坪均價54.1萬元。
羅斯福路西側中正區每坪均價64.9萬元,東側大安區每坪均價73.2萬元.
中華路以西萬華區每坪成交均價38.1萬元,東側中正區每坪均價43.4萬元.
2011-12-27 9:2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東西南北

lienly2 wrote:
同樣路名, 但位置不...(恕刪)


品牌效應。
復興北路以東為松山區每坪均價56.6萬元,以西是中山區每坪67.9萬元

這段敘述是正確的嗎? 印象中松山區的平均房價不是高於中山區?
過去松山區因為尚有空地
因此新建案不少
確實讓人感覺房價應該高過中山區
目前該區也近飽和
已捷運交通方便性
確實中山區房價較高

相同的情況可以在南港區得到驗證
南港新屋房價 都是夢幻價格
clark001 wrote:
過去松山區因為尚有空地
因此新建案不少
確實讓人感覺房價應該高過中山區
目前該區也近飽和
已捷運交通方便性
確實中山區房價較高


剛好相反。這幾年來中山區的新建案數,是高於松山區的新建案數(別忘了大直那帶大片空地的一堆新建案,是屬於中山區)。

你可以把這幾年來每期的住展雜誌拿來翻翻,住展書末都有各區的建案數量與基本資料。這幾年來松山區的新建案,在台北市各區裡面算是最少的一區(內湖、北投、中山、文山區則是新建案較多的行政區)。

松山區的平均房價,是高於中山區。別忘了文華苑是位於復興北路東側的松山區,但卻是台北市最高房價的建案之一。


dulinsu wrote:
剛好相反。這幾年來中...(恕刪)


還有一個原因
松山區最早除了饒河街外幾乎都是空地
但大部分不是用來作為民生社區
就是被松山機場佔據
而剩下的中崙 也多半是在30幾年前開發完成

目前松山區要推案 已經勢必要走向都更之路
但以民生社區特性 可能會讓松山區短期之內 尚無大規模開發
(民生社區寧願將房子住到腐爛也不願意都更)
目前中崙 饒河街一帶在松山線上最有機會推都更
而且沿線的案子 已經高過久久未改建的民生社區
因此 只要該社區不改建 就永遠只能維持平盤 沒辦法衝上去
更拉低松山區整體的發展
現在中山區超過松山區 就是如此
一區拼命改建 一區維持現狀

gishileh wrote:
目前松山區要推案 已經勢必要走向都更之路
但以民生社區特性 可能會讓松山區短期之內 尚無大規模開發
(民生社區寧願將房子住到腐爛也不願意都更)
目前中崙 饒河街一帶在松山線上最有機會推都更


現在的"都更",只有都更之名,而無都更之實。只有老建物改建,而無落實都市區域更新之精神(整體區域街墎範圍的規劃)。

現在都更的一些新大樓,其實是很可惜的。有些缺角,有些則是缺乏整體區域規劃,未來會成為半新不舊,但又無法再拆一次重新融入區域規劃的機會。

台北市如果想更上一層,未來的幾十年,需落實真正的都市更新精神,也就是以較大面積街墎範圍的重新規劃(包含廢除狹窄巷弄等)。否則只是老建物的重建,並不是真正的都市更新。

所以我認為,太早都更不是好事,事緩則圓。


lienly2 wrote:
同樣路名, 但位置不...(恕刪)


鬼扯,難道光復南路以東國父紀念館的逸仙路區塊會比光復南路以西來的差?

外行人説外行話。
用mobile01作日記, 記錄重要的訊息.

chou1223 wrote:
鬼扯,難道光復南路以...(恕刪)


那是個平均值,因為仁愛路,基隆路,光復南路和信義路報為的區塊有大範圍的忠鴕國宅還有傳統市場
居民素質和環境較差所以價格比較低

當然以東區塊最精華的就是仁愛路正對國父紀念館(從尚華仁愛的都更就可以知道....)
還有逸仙特區,甚至比其他大安區的地段還要好

dulinsu wrote:
現在的"都更",只有...(恕刪)


大推此篇文章
越大範圍的都更 難度越高 但都更之後的效果也比較好
與其有釘子戶 寧願擺著不動
等整體同意在都更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