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 實價登錄中的 區段化、去識別化 是什們意思啊

請問 實價登錄中的 區段化、去識別化 是什們意思啊

實價登錄資料「區段化、去識別化」後再提供查詢 那查詢的到什們呢
2011-12-13 9:31 發佈

stone5889 wrote:
請問 實價登錄中的 區段化、去識別化 是什們意思啊

實價登錄資料「區段化、去識別化」後再提供查詢 那查詢的到什們呢


說我住大安區
跟我住大同區

你會有什麼感覺呢?

stone5889 wrote:
請問 實價登錄中的 區段化、去識別化 是什們意思啊

實價登錄資料「區段化、去識別化」後再提供查詢 那查詢的到什們呢


舉例來說,你可以由查詢知道敦化南路一段到三段的所有賣出房價.....
但無法知道那一筆敦化南路一段2號3樓的賣出價格

如有錯誤,還請各位大大指正。

john_wei wrote:
舉例來說,你可以由查...(恕刪)



那跟小黃小綠公開的有啥不同阿...
到時候還屋主還是可以凹阿

rsc1234 wrote:
那跟小黃小綠公開的有啥不同阿...
到時候還屋主還是可以凹阿


看來跟小黃小綠屋的"公開行情"一樣.
譬如:敦化南路二段100~200號成交價
個人認為為選舉考量的法,反正大家只知道實價登錄,卻不知細節.
未來大家是查不到特定房屋的成交價的,因為是隱私考量,哈!
哪個老闆願意把進貨成本公開?

Robert1012 wrote:
看來跟小黃小綠屋的"...(恕刪)
售:很多AV產品
現在是限縮50號為一區段,以台北市而言大約一條巷弄,只要有心,去當地查訪一下並不難知道是幾號幾樓.
例如當我看去看小黃小綠的成交行情表(也是區段),只要是住家方圓幾百公尺內的大概都猜得到是那一戶那一棟. 我覺得未來自住客依然還是要針對鎖定區域做足功課.

stone5889 wrote:
請問 實價登錄中的 ...(恕刪)


就是一個區段內的平均價格,例如1-100號

其實做了跟沒做一樣 因為現在信義跟永慶就有 而且在去識別化之下 揭露的訊息會比信義和永慶的更少

就是你只知道一個區段的平均價 但完全不會知道建物的屋齡、裝潢、建築種類等重要特徵

ujma wrote:
就是一個區段內的平均...(恕刪)


房屋實價登錄實行細則尚未公布,不用亂猜

不太可能是平均價格,那會被房仲笑

也有報導說 政府卻傾向於小區段(1-10號)模式

多了這些資訊,還是要看買方市場或賣方市場

買方或賣方還是要攻防, 最後成交價要比實價登錄的高或低

這是自己的功課


不過今天網路/新聞惡評不斷,特別是昨實價登錄的一些漏洞(故意的)

應該騙不到太多選票

反對黨應該會持續攻擊居住正義

Ambroise wrote:
房屋實價登錄實行細則...(恕刪)


1-10號小區段公佈.....想想看有可能嗎 實務上有辦法執行嗎

而且此一方案是要由地政司負責登陸 再由營建署彙整公佈 而且價格就是我說的平均價格 可能還包含標準差

預計初步完成此一資料的作業時間至少2年 也就是至少2年後才會公佈 且因作業時間所需未來公佈時間至少落後2季

如又考慮你所說的實行細則或有關地段劃分的爭論 那至少又要1年前期作業

實際上從現在開始到真正公佈地段平均價格 我預計至少4年

.....

我想這些你不知道吧 不要有太高的期待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