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前台北市中心在大稻逞
1895年日本人把市中心移到中山北
1949年後市中心慢慢往東移先是大安松山再來是信義
接下來要往東已經沒有地都是山
這些移動都有公式
如果土地便宜 產權集中在政府 政府就建設一些指標的東西然後炒地皮
如果土地貴了產權集中在散戶 政府無利可圖就任其自生自滅
一百多年下來屢試不爽
接下來政府要炒作哪裡哪裡就是未來的市中心
就看哪裡的地夠爛夠便宜夠大又不太遠會雀屏中選
符合這些條件的
已經不在台北市了
還要投資臺北市的人
應該有所覺悟
脆弱Bruce wrote:
1895年前台北市中心在大稻逞
1895年日本人把市中心移到中山北
1949年後市中心慢慢往東移先是大安松山再來是信義
接下來要往東已經沒有地都是山
基本上你這個觀念是錯的。
日本人剛來台灣,
都是住在城內,當時的官衙也都在城內。
光看總督、民政長官住在那裡就知道了,
城內才是真正的核心。
後來城內開發得差不多了,
日本人開始開發西門町,
老松國小以北的區域都是以日本人為主的。
之後連西門町都住滿了,
才慢慢開始開發敕使街道(中山北路),
這條路剛剛開通時兩側都沒房子,
條通區一帶的大正町就是當時慢慢成形的,
多半是各級中小官員的宿舍。
同時間開發的還有幸町,
就是今天中山南路到金山南路一帶。
不過整個日治時期,
台北的核心區域都是在城內,
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百貨也在城內,
各大銀行更持續在城內撐到1980年代才慢慢搬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