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明,我對台北市的行情是覺得有泡沫與投機客在炒作~
北市房地產狂飆,一些B咖(舊公寓/大樓)賣A咖價,遲早會修正~
賣的是未來都更後價~
但規畫中的建案,反而有點熱絡~
沒有了投機客後....
基本上目前房市是凍結的,連建商都覺得非常非常慘~
但建商不可能因沒人買就不推案,還是要養一堆人,不像房仲可以說關就關~
不就是賺少一點~
台北市抗跌性佳,了不起回檔兩成(建商的底限),還是有賺...
台北市已沒有大面積的土地可以開發,大都是與地主合建,但奢侈稅之前的地主,每個開價比天高,很多都很難談,很多案子都談不下去....
但房市急凍,建商反而異常熱絡的談改建,說服地主大環境已沒有以前好,不用再撐了,條件不可能會再好,因房價不能像以前喊的上去~
台北市的新成屋與預售屋,建商來看以後還是看多,市中心回個一成,郊區回不到兩成,100W/p的房子還是要賣90W/p,台北市的地就這麼少,再跌有限~
奢侈稅上路,投機客退場,對建商來說,短空都要承受,有些談不成的案子,現在反而有點鬆動,建商反而變得積極....
我有一些在建商工作的朋友,閒聊後發現建商不會因奢侈稅而絕望,反而更積極的獵地,一個案子從談到蓋要好幾年去整合,對建商來說,現在反而是整合的好時機~
YTCHOU wrote:
台北市會沒差嗎?
以前是2個直轄市,現在5個直轄市,中央政府的預算要如何分配?
(恕刪)
光就這一點,台北市還市台北市~
台北市內各區預算會差很多嗎?
但大安區與北投/文山的房價還是差一倍吧!
高雄房價一直維持每坪十幾萬,工作機會少,撐不起房價,綠營在南部多年的建設,這個情形也沒改善~
南台灣的傳統產業外移去大陸,但沒有新的有競爭力的產業發展起來,新竹以北是台灣的高科技走廊,產值在那,政經中心在那,南高雄有什麼競爭力的產業?
沒有人說房價不會修正,那些被投機客炒出來的行情,泡沫要破是正常~
但回歸合理,行情再那?
五都裏,有那個都可以跟台北比?
我對台北市郊區比較熟,身邊的人對於一坪40萬的行情付的起的很多,夫妻兩個人都是公教人員,買個1500萬的房子還在能力內,我認識的幾個教授級的,夫妻雙薪,有人就是要好區,每月拿七八萬付房租的也有好幾個,還有夫妻兩人都有18%,是我們的政府幫他們付房貸的,那些2000萬以上的房子就不是受薪階級可以負擔的!
台北市的房子自古就貴,但貴也有貴的行情,不是離譜~
不過台北市沒有地,建商賺的沒有地主多~
其他縣市可以有重劃區可以養地,台北要養地,現在政府在盯,也不容易~
所以台北市的房子,建案面積都不大,要大就只有內湖南港了,不過這些地方炒的太離譜,我也看好跌~
不過這些地都蓋完了,只剩士科與奇岩重劃區~
接下來台北市還有空地?未來只剩關渡平原了~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