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台北市房地產泡沫的量化指標

房地產泡沫的量化指標很多,我提一個房價房租比~

日本泡沫經濟時的房價房租比超過700,也就是要將近快60年才能回本,報酬率約1.7%!

可是現在大安區我朋友兩千多萬的房子租兩萬多,房價房租比超過1000,報酬率約1.2%!

台北市的房價房租比都超過700,已到日本泡沫時期的水準!

也就是說現金置產來說,不是一個划算的投資,買中鋼中華電都比這好太多!

版上四五年級同學都經歷過一個整房市循環,一兩個股市循環,以前房貸利率高達10%,但還是敢買,是因為台灣經濟一直成長,上班族會一直調薪,台灣錢淹腳目!

我買過800元一股的廣達,700元的華碩,用公司配的股票買,一點也不心疼!

但現在大陸崛起,台灣喪失許多工作機會,數百萬台商在大陸,消費在大陸,光陸客不足以彌補台商的流出!

工廠移去大陸,重心在大陸,賺大錢的老板沒差,但上班族沒調薪,這十年來薪水一直停滯,誰來當投資客炒高後的可憐人?

都是在想消費未來,跟以前2000年的網路泡沫一樣,房地產沒有富足的人民,本夢比沒有紮實的獲利,一定會破!

毫宅連醫生都買不起,只有很少數的老板能承接,最後能倒給誰?

當然是銀行,建商以前都有倒閉潮,未來也會有!

-----------------------------------------------
我家北市有房產,所以房仲不用酸我沒房買不起!

就算想買房產當投資,也不願樂意高房價,因長期持有不會想買在高點~

以10年的長期眼光來看,現在的房價是虛的!
2011-03-25 13:54 發佈
房價房租比=700, 近60年回本? 應該是近60年賺到一倍吧. 房子就算爛了, 地也還在, 除非陸沉或海嘯或彗星撞地球等天災, 不然地就還在還有價值啊.

要考慮的因素我覺得還很多, 不然日本等先進國家房價/房租比也都不高, 怎麼沒人買? 因為還有稅捐, 法令, 利率, 經濟型態等問題.

政府死命推ECFA, 眼看時間慢慢過了效果卻還是不明顯(對數民來說), 健忘的人民於是就又會把他們趕下台, 此時房價崩跌才會形成, 再度到民不聊生後, 房價見底, 完成循環.

至於1990年式的崩跌, 以後我認為不可能再發生了, 當年沒有失去政權的問題, 愛怎麼搞就怎麼搞(貨幣少, 利率高), 現在有4年的壓力, 政策都是走重鹹路線, 波動只會更大...也許明年3月選完就要推出救市方案了?! 或甚至合併立委選舉, 1月選完就要救市...

nVidia_X wrote:
房價房租比=700, 近60年回本? 應該是近60年賺到一倍吧. 房子就算爛了, 地也還在, 除非陸沉或海嘯或彗星撞地球等天災, 不然地就還在還有價值啊.

要考慮的因素我覺得還很多, 不然日本等先進國家房價/房租比也都不高, 怎麼沒人買? 因為還有稅捐, 法令, 利率, 經濟型態等問題.

政府死命推ECFA, 眼看時間慢慢過了效果卻還是不明顯(對數民來說), 健忘的人民於是就又會把他們趕下台, 此時房價崩跌才會形成, 再度到民不聊生後, 房價見底, 完成循環.(恕刪)


我想R大意思應該是 10年前台北市房價/月租金比才200-300..10年後, 價格漲好幾倍, 但是租金卻不動, 甚至更低(整體辦公室租金確比10年前低),

照道理房子應該是因為租金上漲值錢, 而不是租金更低但是房子卻更值錢, 所以才認為房市問題很大..
自從我發現 許多人買了房之後並不轉手
租金因為不少人的原始成本(分母)低 用市價算租金收益會有數字的盲點後
我就不再用這指標了

我舉我住的上海小區為例
區內有不少期 其中一期的原始屋主取得成本約5000rmb一平方米
一間130平方米的房子現在租金一年約7萬rmb
目前的房價約一平米32,000rmb

若以當時的取得成本看 屋主的租金報酬率約10.6%
若以現在買下的成本的報酬率看約1.7%
簡單說目前中國定存兩年期約4.5% 現在絕非買房的時間

但是問題來了 租金水平是多數人決定的
100個舊成本屋主願意滿足10.6%
5個新成本屋主想拉高1.7%有可能嗎?

就像股市股價 不需要全部股本股數都交易過
就能決定高低價格
但是許多股東的股利收益率卻是不相同的
zzxcv wrote:
我想R大意思應該是 ...
照道理房子應該是因為租金上漲值錢, 而不是租金更低但是房子卻更值錢, 所以才認為房市問題很大..(恕刪)


沒錯~

台北市的房租,這5年,甚至10年來除少數金店面有持續向上外,大多數都跌!

房租會何會跌?因承租人賺的少了,只好向房東砍價,沒有那個行情,租給其他人也一樣!

開店不怕店租高,只怕沒生意!

長輩幾十年收租下來,只有一處是紅單一貼就秒殺的,沒搶到要等N年,其他都是被砍價!

若以收益率,長輩的獲利率是無限大,因不用錢買,所以也不能這樣算!

現在置產,若不是貪圖房價漲,光靠房租能幹嘛?

若用貸款買,不自住,買來租人,不划算,租金還不夠付房貸!

以前便宜時買划算,現在買不划算,所以現在買是白癡???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llinsh 大大說得不錯

我是現在在台北市民生社區租房子的人
房子有重新裝潢,附上冰箱、冷氣、電視等基本裝潢
租金除以現在的房價
利率只有1.5%
所以當然是租屋來的划算

有時也在想房東獲利率這麼差
怎麼不趁高點賣掉算了
後來想到房東也不是這時才買的壓
他很早之前就買了
若以當時買的價錢來算
獲利率是不錯的了

所以...租金報酬應該是要以當初的購買價來看
若以現在的房價來看,則不宜當包租公
所以想想
現在新成交的房子,有哪個是買來專門做出租的呢?
大家都是在找下一個老鼠

我個人觀點,若國民所得無法調高
房價勢必會進行修整的



llinsh wrote:
自從我發現 許多人買了房之後並不轉手
租金因為不少人的原始成本(分母)低 用市價算租金收益會有數字的盲點後
我就不再用這指標了
(恕刪)


您說的沒錯
但只對了一半
這件事恰恰說明了「房價房租比」的意義

有許多人原始成本低
所以租金拉不起來
正因為如此
所以後進(新買房)屋主發現他的原始成本如此之高,以致租金收益如此之低的原因
是因為購屋成本的溢價

溢價,也就是房價超過它該有的收益
溢價的來源則是炒作的預期心理

你比你的鄰居要多負擔如此高的購屋成本,為什麼?
因為房價在短時間內被炒高了
在這個情況下買屋的屋主,不能期待他的房子出租能帶來合理的收益
只能期待經由房價的繼續漲高,經由買賣獲取資本利得

當買房子的最大功用不是拿來住人(自住或出租)
而是等待價格上漲之後轉手
那就是泡沫的開始
只是難以預期泡沫何時結束而已
很多表面事物背後藏著的東西不難懂,但要學會 獨立思考....
確實是這樣 不過我們都容易有個盲點
因為擁有房子的人通常都不是以付出房屋總價為成本的
當然這是也建商喜歡用的數字遊戲

房屋的總價是我們計算的分母
但是投資或投機客算機會成本時 則是用他的自備款當分母
其實這樣還是不太對

我倒認為 應該用(總價-自備款)來當分母 計算租金報酬率相對客觀點
只是當預期漲價賺差價的心理(信心)強烈時 人都會被貪念矇蔽
現在應該會有部份人心中有苦難言了
投機者

rogerkuo2001.tw wrote:
日本泡沫經濟時的房價房租比超過700,也就是要將近快60年才能回本,報酬率約1.7%!

可是現在大安區我朋友兩千多萬的房子租兩萬多,房價房租比超過1000,報酬率約1.2%!

llinsh wrote:
因為擁有房子的人通常都不是以付出房屋總價為成本的
當然這是也建商喜歡用的數字遊戲

房屋的總價是我們計算的分母
但是投資或投機客算機會成本時 則是用他的自備款當分母
其實這樣還是不太對


llinsh大大說的沒錯
歸咎原因還是利率太低了
所以借款成本相對低廉
當然投資、投機客就會進來
而這些人可能根本不想還本金

另外一點是經濟學供需的問題
台灣人大多有"要有自己的房子"的觀念
所以租屋的需求少,買屋的需求多
再加上台北市房屋的供給相對新北市是較少的
自然房價上漲
而租金可能不會隨著房價動

llinsh wrote:
確實是這樣 不過我們...(恕刪)


當你開始看到有人吵房賺的很爽時
那時恰恰說明高點不遠

因為真正的進場時機 是大家還不知覺有炒房這種事的時點

媒體開始報炒房 報房價太高買不起時 正為落後指標

最不解就是常有人要想五年前不要聽張教授的話買一棟 現在已經賺百分之一百獲利了結了
這個盲點在於 要是你能知道 何不買樂透 還買房呢

然後上個月的投資客還來一句 :台北還要再漲三年 追上香港......無言....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