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請教:契約資訊不足 瓏山林挨罰

契約資訊不足 瓏山林挨罰
更新日期:2011/01/06 12:09
(中央社記者謝君蔚台北 6日電)公平會今天表示,瓏山林公司在預售屋買賣契約中未揭露共用部分應含車道,但辦理建築登記,卻將車道登記為住戶部分,是足以影響交易秩序的欺罔行為,處新台幣1200萬元罰鍰。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發言人施惠芬表示,依預售屋買賣契約規定,面積超過1%就會有找補問題,住戶於是必須多負擔原契約內未約定車道的金額,因此總住戶面積有 463坪差額,若依95年當時預售價格來算,就有1.5億元差價。


施惠芬表示,預售屋交易買賣時,住戶都看不到房屋,因此契約必須完整揭露。瓏山林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契約中沒有揭露車道部分,事後又要住戶負擔,加上差價金額又這麼高,是足以影響交易秩序的欺罔行為,委員會議決議罰1200萬元。


公平會表示,瓏山林公司在調查之初,宣稱共用部分增加 463坪是「施工中產生的誤差」,但後來又改稱是因公共設施變更設計導致,前後說法不一。


公平會提醒,消費者購買預售屋時,應詳細檢閱買賣契約書中所載明的各項公設面積及共用部分的分配,交屋時也應進一步檢視是否與原契約相符,特別是建商要求給付契約約定外的金額時,更應釐清增列款項理由。


公平會也呼籲,建商若企圖利用建物登記程序,將原契約未載明的公設面積登記為購屋人所有,藉機牟取不當利益,公平會也將嚴懲。1000106


==============================================================
請問這是建築業界普遍現象嗎?
2011-01-06 18:50 發佈
很明顯是想框消費者
被罰錢是應該的
而且罰太少了


之前就有聽長輩說,這家建商蓋的房子絕對不要買...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