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東路SOGO旁有正義國宅大安森林公園邊有大安國宅不懂為什麼仁愛路不可以蓋青年住宅?年輕人就是不上道混黑幫只會叫雞的墮落族群嗎?大安區的每一塊土地都必須蓋成豪宅才是正確的選擇嗎?台北市的豪宅數量還不夠多嗎?台灣真的有那麼多"價槓的富人"嗎?
chipmunk2323 wrote:忠孝東路SOGO旁有...(恕刪) 其實不論是左派或是右派這個話題沒有辯論的價值,一面倒的就是不適合蓋就對了(我是左傾)空總不適合蓋出租國宅就是了土地倫理有所謂先來後到正義和大安不能當作例子因為他們都是三十多年的老國宅了那時大安區可沒有帝寶和森林公園當時的大安區也沒有那麼仕紳化三十年前的市中心還是在火車站何況三十年後的現在,市中心擠進這等高密度這是破壞城鄉結構、引起公共資源爭奪的行為又會造成標籤化所以這個紙上政策目前是被左、右兩派夾攻不是沒有道理只不過理由不同罷了右派:這樣會降低周邊房價、妨礙市容觀瞻左派:理由如我上述所說
chipmunk2323 wrote:忠孝東路SOGO旁有...(恕刪) 我的理由是, 那一塊地是全民資產, 如果用一塊精華地來弄個沒什麼收益的出租住宅, 不如妥善規劃, 想必有十種以上的規劃方案都可以更妥善的利用那塊土地, 充實國庫, 雖然錢沒有到我們手上, 但是如此可以減少國家赤字, 反而是全民之福如果只是為了嘩眾取寵而提出此方案, 我認為那是假正義, 也只造福了2000戶, 那其他沒搬進去的國民呢? 現在政治人物的眼光, 真的是令人無言...即然稱為平民住宅, 沒有必要一定要挑十全十美的地方, 不然最終市場機制的結果, 就是一堆轉租, 人頭充斥, 這想要用制度規範? 唉, 你又不是不知道....制度不是叫起來爽就好, 還要考慮後續執行的可行性, 想的100分, 作起來的成果又是幾分?ps. 這個題目後續討論熱烈應該非常熱烈....老人家我就先退了, 我是認為眼前的正義未必是正義, 真的很期待我們的政治人物能夠有比人民更高的眼界, 帶領國家走向正確的道路, 而不是一到選舉, 就搞共產黨那一套, 也希望年輕人可以多問自己的能力有多少, 而不是期待別人給你多少
chipmunk2323 wrote:忠孝東路SOGO旁有...(恕刪) 因為有人認為那是上流人士和其寵物才能住的地方啊! 打房價先打豪宅價格是有道理的1坪賣300萬,那我就旁邊蓋房子, 一坪100塊出租
bell47 wrote:+1..那塊面積不小,造福2000戶不如搞個具公共利益的規劃..到底是哪位智者提出來的,以為搞定2000戶全台大家都買得起房子了.. 蓋在別的地方 你說的(以為搞定2000戶全台大家都買得起房子了)就不在?
就算蓋,也是蓋那類"只租不售"的房子吧?很多人張冠李戴,以精華區"房價漲太多"的理由,要求政府把精華地段的土地,拿來蓋新房子出租給他們,這是邏輯不通的。為什麼呢?因為台北精華區的賣價高,但很多交通便利區域的房租並沒有隨房價而提高,房租幾年來的行情根本變化不大。所以用"近幾年來精華區的房價高"的理由來看房租,根本就是牛頭不對馬嘴。台北都會區裡,距離捷運站300米之內,室內實坪十坪的房子,一大堆租金不到一萬元的。試問:這些房子太低賤,所以這些"高尚"的青年族不屑去住嗎?這些高尚的青年族,非名牌不用、非精華區不住嗎?青年人不必怕一時的窮困,但假使青年人養成了眼高手低的個性,那就很可能會窮一輩子。
chipmunk2323 wrote:那麼各位可有建議弄個...(恕刪) 我想,以地上權來處理國有地是正確的方向, 不應該用出售的方式附近的公共設施已相當完備, 我不認為需要再弄個公園之類的, 至於可以作什麼用途, 倒是個有趣的議題, 大家可以討論看看只是感覺上, 大家對於政府標售地上權給財團, 財團會賺錢這件事很反感, 只是換個角度想, 如果財團有能力經營, 國家又獲得收益, 人民有工作的機會, 50年後, 國家又享有財團經營的成果, 財團賺錢當然是應該的, 而政府要努力的, 反而是要努力的提升自己的規劃能力, 能和財團抗衡, 確保在整個過程中, 守的住全民利益總的來說,土地交由財團開發不是錯, 財團獲利不是錯, 重點是, 政府的執行能力才應該是大家要監督的
豪宅本來就是炒的某豪宅大樓1坪賣300萬真要去算那邊土地地價加上造價, 1坪大樓成本可能不到100萬政府用只租不賣的方式, 遍地開花, 在各炒作豪宅最兇的地方周圍蓋個20萬戶每戶租個5000-10000, 的確有壓抑房價效果2000戶應該只是當個開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