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
shjjlhisauo wrote:
可是 倫敦和香港房價...(恕刪)
如果以台灣平均薪資4萬4千來算 ..13,200,000 / 528,000 =25
我們要不吃不喝25 年才可以買到
如果大學生 22,000 方案 ... 要不吃不喝 50 年
香港現在是不吃不喝 16 年 ...
如果這不是頂點 .... 那這是 ???????????
台灣房地產元年

ty2657 wrote:
說個本人買屋經驗,民國87年8月以42.x萬/坪﹝87年5月時,這價位建商還不願意賣呢﹞,買了信義區的預售屋,而當時旁邊十幾年的中古公寓,一坪約23-25萬,但到房屋快蓋好時,朋友的朋友以39萬/坪,也買了一戶﹝大約同規格﹞,心想自自己已賠了不少錢了又損失了2年的利息﹝利率是5%),心理就不大舒服。後來建商傳出發生財務危機(當時建商蓋了太多建案,也買了木柵高工旁1萬多坪的山坡地,最後建商還是倒了),也興起乾脆就賠掉已繳的錢,不買算了,最後狠不下心來還是交屋。90年納莉颱風淹水,房價落到33萬-坪,後來SARS房價摜破30萬,雖然房子自住,但還是嘔,房價這前幾年才因利率實在低漲了上來,而當初買的車位230萬,目前也還未到。而這段時間將近10年。
大哥是有錢人,,42.x萬一坪..
大哥現在的 房+車位 超過10年前的購入價位了吧?
我2002年結婚,那時內湖中古公寓有16萬一坪..
我決定先生小孩,結果沒錢買房了<-----政府該發獎牌給我了....
幻想中~~那天內湖回到16萬的價位...

ty2657 wrote:
倫敦每戶住宅約台幣1300萬(40.7萬美元),台北市的平均房價(99年8月中古屋平均單價約46.2萬─永慶房屋。若30坪約1380萬)應該與倫敦房價相當甚至更高了,又九龍地王每呎6.8萬台幣,每坪約245萬(一坪約等於36平方呎),所以台北市的住宅地價(天母華固標地每坪409.7萬,連新莊副都麗寶標商業用地每坪213萬,另外住宅用地約150-160萬),也應是與九龍「地王」相當甚至更高了,所以台北房價真的很高很高了,還有人願意大力買台北市的房屋嗎?所謂的ECFA對台北房價的效應應該快盡頭了,雖然目前利率低,但台灣的國民所得比英國、香港低,所以台北市的房價應該沒什麼上漲(獲利)空間了。若現在買台北市的房屋,被套到相對高點的機會遠大於獲利,可能10年都難翻身,本人這論點不知合不合理?
台北市房價不是這麼看的。
台灣有錢人集中台北市,外來的資金投資不動產標的,也以台北市的商辦豪宅為首選。
而台灣的有錢人,真的有夠多。其實很多有錢人是很痛苦的,因為銀行裡的巨額現金,找不到可以投資的好標的物。不動產的風險比股市小,精華地區的土地風險,又比其他鄉鎮地區小。北市沒得玩,資金早已開進北縣。
舉個實際案例:一些浮濫資金找不到北市土地,轉進北縣。某商家年初花三千萬買的北縣某筆土地打算擴充自用,而上個月已有浮濫資金加價兩千萬收購。令人訝異的是,商家沒有因此心動出售。
各位不妨把自己想為是個有十幾億資產的人,看著這筆呆錢一直放在銀行,一來利息極低,二來又怕銀行會不會倒閉?(目前存款擔保額度只有三百萬,十億的浮濫資金怎麼存啊?還是買地買房放著吧!)
台灣不動產的風險,在兩岸關係。扣除這風險,北市精華區要大跌,機率不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