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節錄了一下新加坡的施政方針。心中真是百感交集呀。我們所謂的『庶民』政府怎麼看一點都不『庶民』! 經濟成長率這麼高,其中有多少實質的優惠是分享到廣大的勞工階層? 看到這篇真是為現在的年輕人(還有我的小孩)感到心酸與悲哀。
-----------------------------------------我是無奈的分隔線------------------------------------------
"其中,最受新加坡民眾關心的議題之一是住宅,李顯龍喊出的口號是「讓國人擁有負擔得起的住屋」,表示將建設更多組屋,今年預估有1萬6000戶,明年則有2萬2000餘戶,他並感性的對民眾說「即使你不能在明天立刻申請到組屋,但也不會等太久」。
且為讓部分收入略超過可購買組屋(家庭月收入低於8000新元,約新台幣18萬元)卻又負擔不起私人公寓的家庭,政府也宣布將會建造另1種公寓,讓這種家庭購買,且也享有3萬新元的購屋補助。
此外,李顯龍也表示,政府高度重視近1年的私人公寓房價明顯上揚的情況,也承諾會有措施。果然今天國家發展部立刻發布為避免房市泡沫而實施的9大措施。
這9大措施,首先就是針對新加坡同時擁有組屋及私人公寓的屋主,規定若是購買非津貼組屋(未享受購屋津貼的組屋)的屋主,若同時擁有私人公寓,必須在6個月內出售私人公寓。
降溫措施還包括最高可貸房貸成數自8成降至7成,而購買私人住宅者,3年內轉售,賣方得視期間繳印花稅;房地產業者估算若是一棟150萬新元(約新台幣3450萬元)的私宅,1年內售出要繳近4萬新元(約新台幣90萬元)的稅金、2年內出售須付2萬6000新元(約新台幣60萬元)的稅金,3年期限前則是付1萬3000元(約新台幣30萬元)稅金。
其它措施還包括自備款成數提高、購買非津貼組屋者住滿5年後才能出售並購買私人公寓、增建組屋及縮短申請組屋時間等。"
bbblee wrote:
新加坡應該是 .....(恕刪)
不管是什麼主義
住者有其屋是重要的
1.蓋平價出租公寓,明年都要蓋
2.炒房者,加重稅
我覺的都是很好的
台北的國有地,不應都拿去標售,應整合周邊土地,蓋出租國宅給低所得的人住,不過不能長租,機會留給別人
在新加坡原本『房屋政策』就不錯,
所以, 在新加坡人人買得起房子;
不過最近國際熱錢湧入, 新加坡經濟成長迅速, 所以第一季房價漲勢全亞洲第二,
好在人民收入高, 房價漲歸漲還負擔得起, 只是對未來有點憂慮,
所以政府馬上提出各種政策安定民心.
基本上, 新加坡人很少抱怨房子這方面的問題.
那這樣的話,
新加坡官員警告"有形成泡沫的風險"的話, 和什麼三房100萬美元是在寫什麼東西啊!

是記者誇大撰寫, 還是真的在住者有其屋的地方漸漸形成一個泡沫?
-----------------------------------------------------------------------
2010/08/31 23:48【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
新加坡30日宣布打擊房市投機交易的措施,以防需求過熱可能產生的房地產泡沫。
星國政府說:「雖然前三個月私人土地價格漲幅已經放緩,但上半年房價仍大幅攀升11%,價位已超過1996年第二季的歷史高峰。」當局也表示,如果明年上半年需求仍很強勁,不排除釋出更多私有土地。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部長馬寶山警告,星國房地產市場有形成泡沫的風險,「要是房市持續這股動力,就可能吹出泡沫。要是泡沫破裂,個人和整體經濟都將受到衝擊」。
新加坡土地價格昂貴的程度在亞洲名列前茅,需求熱絡主要拜今年即將開幕的兩座大型賭場所賜。面積100平方公尺、預定二到三年後交屋的三房公寓,目前要價至少100萬美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