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房地產的經驗(ex:北市房地產比較有增值潛力 ; 北縣北市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恐怕不能再適用了!
因為現在開始下述幾個狀況完全改觀:
a.以前台北市的預算恆高出台北縣一大截(今年開始新北市的總預算開始超過台北市)
b.以前台北市是稀有且最大的直轄市,臺北縣的行政位階就是矮了一截(今年底開始新北市也是位階一樣而規模更大)
c.以前台北縣的交通建設都是以台北市為中心的概念造成只能依賴台北市(特一號是第一槍,接下來還有縣側環快/特二號/環狀捷運線...都是以貫穿北縣並以板橋包括新莊為中心的概念)
:::::::::::::::::::::::::::::
臺北縣市的不對稱發展將成為過去式;臺北市逐漸不再能夠完全獲得來自北縣的資源(如消費貢獻和生活依賴產生的支撐...)
"相對過去"而言,台北市的壓倒性優勢地位正在弱化....這樣的客觀趨勢其實頗值得關注...
PS:某些近來挑釁攻擊新北市的"北市優越(情緒性)言論"恐怕就是這個趨勢現象的副產品!
倒是你自己舉的好笑例子....讓我想到...那20年後呢?
---------------------------------------------------------------------------
先說好,我大台北縣市都有房子和土地。
弱化是一定的,但依我看永遠無法取代

總統府,五院含所有的行政機關是設在那?? 公家機關最多的是設在那? 這幾十萬的公務員大軍又養活了多少家庭? 吃喝玩樂又帶動了多少家庭的生計?? 北市的工作機會還是比北縣多那麼一些,
Rome wan not built in one day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北市有今日之市容,是經過花了多少的時間和經費才造就的,不是嗎??
北縣改成新北市,新北市市容馬上和北市接近嗎??
此外,還有名牌情結,開賓士的一些人往往自我感覺良好,就算是最小台的A,C-class, 不就是為了那三星光迷失?? 住台北市特別是精華區的人也是往往自我感覺良好,不就是那台北市的門牌迷失??? 這種觀念已牢固不可破
我有錢的話,我還是以台北市為優先考量(少數地區例外如社子島和北投等,抱歉個人觀點),保值好脫手。
除非政府把所有的行政機關設在台北縣,不然的話,北縣永遠無法取代北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