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討論] 台北市的國宅行情

其實對於一般薪水階級而言,國宅本該是經濟實惠的選擇。
只不過在台北市,就連國宅也漲到一個令人傻眼的程度!

最近剛好看到這一則報導,不知文中所述行情可信度如何?
台北市的行情表中,近市中心區的國宅幾乎都要40以上,
對照一般勞工薪資,真覺得無奈......

原文連結:

http://www.cthouse.com.tw/AboutCompany/ArticleDetail.aspx?a_id=930


==========

全台國宅價猛飆升 打擊吳揆的庶民經濟
北市基河國宅翻漲一倍冠全台

2010-04-21


隨著大台北房價一波一波漲,也帶動都會區國宅的行情水漲船高,三大都會區的國宅漲幅從20%到110%不等,翻倍的飆升更是官方與民間始料未及。根據中信房屋針對全台三大都會區四個市的國宅行情調查顯示,自95年至今,台北市的國宅行情平均上揚逾六成(61.13%),北縣幾個較著名的國宅平均漲幅亦有38.78%,而近年平均房價漲幅不明顯的台中與高雄兩市,平均漲幅亦分別為22.6%與22.7%。

中信房屋董事長特別助理胡佩蘭指出,原以為全台漲幅最高的國宅會出現在交易熱絡的一級房價區-大安或信義區,但卻是位於大直的基河國宅二期挾豪宅之威受惠最大,47坪的產品五年前要價1050萬/戶,現在2200萬/戶還不見得買得到,增值空間達到109.53%的爆表狀態;漲幅第二名為92.31%的松山區松山新城,齊備的生活機能亦讓房價高達48~52萬/坪;第三名則是位於內湖區內湖路一段的治磐新村,漲幅高達86.36%。至於北市漲幅居末位的國宅亦有16.33%,即是位於內湖康寧路三段的明湖國宅,倒數第二名則是19.23%漲幅的北投百齡國宅。可見國宅座落地段周邊房價變動及機能條件對國宅行情的連動能力。

而中正區的新隆國宅比起大安、信義可是絲毫不遜色,中信房屋表示,該國宅周邊的電梯產品則挾鄰中正紀念堂、明星學區的優勢,以及屋主惜售、釋出量體不大的原因,現在每坪行情為60萬,不到五年房價成長了69.01%之多。環境清靜優雅、近木柵捷運站的軍功社區新舊國宅價格範圍為26~32萬/坪,漲幅近55%;而前幾年房價變動較少的松山區延壽國宅,由於生活機能齊備,目前房價已上升至46~50萬/坪,且仍處於持續升溫的態勢,漲幅為68.42%。不過,中信房屋胡佩蘭提醒,雖然房價被炒得火熱,但屋主惜售現象日益明顯,致使市場的供給量減少,因此大體上雖是呈現價漲格局,但國宅交易量卻無法同步相對量長。

中信房屋胡佩蘭補充,相較北市國宅價漲翻天的情況,北縣、台中市與高雄市的國宅價格漲幅顯得相對溫和許多。但其中亦有例外案例之一-漲幅逾76%的北縣飛駝一村,目前該案成交價格約在22~24萬左右;而台中的文心國宅以近五期與七期重劃區之利,以6成5漲幅成為第二個例外,每坪單價約為11~12萬;最後一個例外案例,即是位於高雄的獅甲國宅與正勤國宅,漲幅破3成3,主因為兩案位處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的核心位置,臨三多商圈、新光路親水碼頭、高雄世貿中心、距捷運紅線R7站也僅500公尺,高雄軟體園區廠商進駐率也高達75%以上,促使交易情形較幾年前熱絡,目前每坪單價為6~8萬。至於位鄰高雄市地王的光華國宅,則因其原本較高的房價基礎,漲幅僅逾2成。
 
  中信房屋董事長特助胡佩蘭認為,日前政府停止出售精華地段國有土地、甚或是希望在捷運沿線由政府儲備土地適時提供平價住宅,降低房價上漲的因素,皆是以落實庶民經濟為政策目標,但若目前都會區國宅房價的上漲現況,恐怕仍需建立國家供給住房的價格變動管理機制,方能降低自由經濟下的平價住宅政策長遠而有效的推動。

2010-04-29 0:18 發佈
國宅地點好
街廓完整、大
容積不會用滿
土地持份大於建商案
以上是鐵律

以下是八十年以後的鐵律
國宅通風採光好
樓電梯空間大
停車場灌入,所以公設比也大

國宅普遍輸建商的只有材料和造型而已
國宅只要遇到住戶團結、管委會爭氣,管理上也不會差建商案太遠

講房價
臺北市市中心的國宅房價從SARS之後幾乎都跳三倍以上
沒有跳三倍的都是極少數的特例

不要講量少的特例
講量大的松山新城
千篇一律從SARS之後漲三倍以上
當初都發局公開出售兩、三房都是五百五到七百五的價錢
現在都是一千六到兩千五的價錢

大直重劃區的基河(四期?)最早也只有四百多起跳
現在面河至少一千八

更不要提不屬於國宅的軍宅產品
仁愛、健安、松甲等等等
這種社區的價錢早就高出當地一般產品(豪宅不論)
等五年後
都更舊公寓變成新大樓大量釋出
舊國宅恐怕乏人問津
國宅品質, 眾人皆知
五年期台北市房價看跌 ! 供給量大增之故 !
確實,國宅普遍為人詬病的就是營造品質,政府發包的工程
從來都是只比標價,最低得標的情況下,自然便宜沒好貨。

不過,一般私人建商蓋的是否品質就一定好,其實也難說,
國泰建設、大陸工程這種牌子老、口碑好的應該不錯。可是
不也有很多所謂一案建商,這種品質會好我就態度保留了。

至於近來打著都更大旗炒熱的老公寓翻建,這場大戲究竟是
玩真的、還是「炒」假的,個人實在看不懂。


akiin wrote:
大直的基河國宅二期挾豪宅之威受惠最大,47坪的產品五年前要價1050萬/戶,現在2200萬/戶還不見得買得到


真是唬很大,2200還不見得買得到?騙人也得打草稿,當作沒人住那阿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