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新聞我不再重複!
假設此法案通過並執行!
台北市供給會多出不少!新屋需求會減少吧,因為自己老屋可以重蓋!如果容積可增也許一毛錢也不用付,換屋族會大幅減少,,現在新買房者大部分都是換屋族吧!第一次就買數千萬新宅的人總是少數!
扣除一些彰顯身份豪宅,中檔中高檔房屋應會受壓,老公寓應會吸引部分投資者購入,此等擴大容積最大傷害可能是居住品質,例如大安信義中正等區,人口密度會更高,以往容積控制不就是笑話了,
我有一親戚,他在忠孝東路靠延吉街有一戶二樓公寓,約四十幾坪,他把他租給別人當辦公室,般到竹圍租房,他說一個月可多快三萬,買菜錢就夠了,因為生活品質差太遠(忠孝東路太擠太吵),這次房漲他也有份,其實也不錯!
老屋可照原來重建,老屋會越來越值錢的,因為容積大增,附近新房一比,一樣三十坪,他三房你兩房,你還買不買新房?
各位看法如何?
有些購屋族還是只買新房不買舊房, 覺得外觀不好看, 及整理舊房很麻煩. 但新屋量畢竟有限, 且目前動輒每坪百萬
高總價的大坪數新成屋, 還是不是一般人能買得起的.
但是此政策會使得原來老屋的屋主惜售及就地漲價, 造成短期內舊屋市場內流通量大減.
短時間內急需住屋者反而沒有便宜的舊屋可以購買. 除非購屋者願意以高於市場行情的價錢購屋.
二手老屋因此會大漲一波, 連帶也使得新屋漲價. 互相拉抬.
因此可能造成:一方面欲購屋者不願出高價購買舊屋, 一方面舊屋主不願降價求售, 交易量短期內反而會下降.
兩方僵持不下, 一直到大家發現原來都更並不那麼容易, 都更夢破碎, 舊屋才有再次降價的空間,
不過這可能又是半年一年以後了, 近期應該是更為火熱才對.
用mobile01作日記, 記錄重要的訊息.
〔中央社〕台北市政府將推動30年以上的中低樓層老舊建物現地更新重建。市府今天表示,若20萬戶老舊中低樓層參與更新,預估另有25萬戶將依合理價格釋出到市場上,有助增加住宅供給。
台北市長郝龍斌下午會同副市長林建元、李永萍,以及都市發展局長丁育群、都發局都市更新處長林崇傑舉行記者會說明這項政策,包括容積獎勵額度最高2倍為限,基地規模以完整街廓或面積達2000平方公尺等。
對於帶動效益,林崇傑表示,若20萬戶老舊中低樓層在未來5年內全部參與建物更新,可提供45萬戶住宅。除原住戶自住,其餘25萬戶將釋出到市場上,並依「都市更新審議會」審核通過的合理價格販售,有助增加住宅供給。
郝龍斌表示,4、5層公寓由於誘因不足、戶數多整合不易、現況容積高於法定容積等因素,一直是北市都更最難處理的一塊。他注意到老舊建物居民渴望居住環境改善,但受高房價之累,所得仍不足購回相同坪數新屋,落入「加錢換購新屋,卻是愈住愈小」窘境。
郝龍斌說,這項政策預估至少有20萬戶住家,不僅可免費「舊屋換新屋、室內1坪換1坪不縮水、權狀面積還增加」,區段較好建物,更可「再加1個停車位」。
相較以往都市更新推動過程中,出現「住戶彼此對立」、「建商哄抬房價」等疑慮,對此,林建元說,北市府強調絕對會提供專業、透明、完整資訊,包括全部審議作業流程都會公開上網。
您說這是利多還是利空?
--------------------
透明、完整資訊

內文搜尋

X